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擴張是很重要的。
肥沃的土地意味著可以更多的人口,繳納更多的賦稅。為國家更多優質的兵源。
更優質的兵員往往會使得國家擁有更強的軍事力量,更多的賦稅,又可以制造更多高質量的盔甲武器。
于是,國家就走向了正向發展的道路,在一段時間內會保持以一個高速擴張的勢頭,不斷地從周邊國家掠奪土地,乃至于直接吞并鄰國。
而現在,作為一個已經走上了這條路的國家,陳國對領土和人口的需求相當之大。
徽國領土是陳國面積的兩倍有余,人口差不多是一比五——這讓他成為了隔壁最大的目標。
……
但是根據上面的兩個數據也可以看得出來,兩個國家之間的差距有多大。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用一個人去達五個人,有誰能保證能打得過。
但現在對于缺少領土和人口的陳國來說,南方的鄰國確實是最好的獵物。
所以有余以補不足。南方的鄰國相較于西方偏僻的那些草原來說,自然是好上了不知道多少倍。
……
到底要怎么做,已經成為陳國君臣的一大問題。
往南打下膏腴之地,最大的困難就在于南方的國家并不是那么弱小。雖說在之前的試探中沒有見到他們有什么強烈的舉動,但畢竟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
“你現在。的情況來看,實際上南下要比西征或北伐要好太多?!?
“要么就不打,要么就決一死戰。打下來了就是一統河山,新建一個盛世王朝;失敗了,你我一個都逃不掉?!?
這看上去像是賭國運的一戰,就看有沒有魄力去當那個賭徒。
……
“北地苦寒,食之無用,棄之可惜;西疆民風剽悍,又多草原高山,不宜農耕,擊之難而守不足;東北有小國臨海,然多山林猛獸,有野人,不開化;唯南方有寶地,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守土之君不思進取,執政之臣只務奢靡,此可以一擊也?!?
“盛則為萬世之基業,敗亦可守祖地以生息,以備來日再戰?!?
“或成大事,或只亡一二軍——不若分舉國之兵,半而南下,越長城,奪險地,去南朝之京城百里據山而守,則拓土開疆不知多少;半而駐守,鎮要塞,護京畿,佑祖地不為侵犯,亦可以不愧列列祖列宗也?!?
像這樣一篇奏章寫下來也花不了多少心思,只是里面的內容慷慨激昂,讓國主讀起來只覺得心中熱血沸騰。
“博一把為萬世之根基,這樣的事還是要試試看的。”
就片刻間已經做出了決定。
……
已經想好要南下了,但對于身邊的這些臣子,他還是有些不放心。
實話說,南下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不可能那么輕輕松松就解決得了。
“軍糧要考慮。調軍遣將也要考慮。關于進軍的路線,更需要多方研討?!?
總的來說,就是國之大事,不能那么一朝一夕就決定。
“如今調兵,恐怕錢糧不足?!?
現在距離秋收還有一段時間,倉庫里面的糧食還是少了一些。終于支持大軍南下那么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吃嚼,實在是有些勉強的。
“若是秋收,南朝比我們要找上那么一個多月,當我們有糧草南下的時候,他們也可以騰出手來對付了?!?
問題就在這時間差上。
“倒不若就食于敵?!?
一個地位不是那么高的人說了一句話,馬上就引來這里許多別樣的聲音。
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
“就食于敵”,顧名思義,就是打到別人土地上,用敵人的糧食來喂養自己的大軍。
這樣下去,出征就不需要準備那么多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