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球場的比賽已經告一段落,現(xiàn)在趁著這段時間,讓我們來關注一下其他場地的比賽情況。”
CNN體育頻道的主播麥克·唐納德正嫻熟地把前后兩個話題連接起來。
“2號球場目前正在進行的是一場4分之4區(qū)的第二輪較量,由2號種子拉法·納達爾對陣羅克斯。”
“當前比分是6-4,1-2。約翰先生,對此您怎么看?”
常年坐鎮(zhèn)BBC、天空體育等大型媒體,擔任特邀評論員嘉賓的麥肯羅立刻接過話茬:“羅克斯是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泥地高手,按理說在邁阿密這樣的硬地賽場很容易被進攻型打法懲罰。”
“不過幸運的是,今天他的對手是納達爾,另一位人們眼中的泥地高手。因此從比分上看,局面似乎還算不錯。他在第一盤只輸了一個破發(fā)球局,甚至在第二盤比賽率先取得破發(fā)。”
簡單地進行了一下客觀敘述,素來以“大嘴”著稱的約翰·麥肯羅再度開始下判斷:“不過我認為羅克斯是毫無機會的。”
“哦?”主播麥克適時地表達了疑惑:“但約翰先生你剛剛不還在說,對陣納達爾是羅克斯的幸運嗎?”
麥肯羅輕輕笑道:“哈哈,是啊。可惜,現(xiàn)在的納達爾已經開始逐漸從泥地,向硬地以及草地發(fā)起沖擊。”
“或許拉法的場地革命在速度最快的草地尚未成功——中慢速的硬地上,他絕無提前掉隊的可能。”
麥克明顯也認為2號種子不是羅克斯能掀翻的,于是隨意附和了幾聲之后就跟隨鏡頭的切換繼續(xù)介紹道:
“嗯,那么3號球場,如大家所見,對戰(zhàn)雙方是來自于德國的9號種子托米·哈斯,以及來自華國的蘭逸飛。”
“網帶一邊是多年以來的世界前十常客,另一邊是剛剛淘汰了英國名將亨曼的華國神奇小子。”
“比分是2-3,平分......第5次?”
麥克的播報罕見地出現(xiàn)了片刻遲疑。
麥肯羅也微微觀察了一下場上比分,然后根本不顧及場上球員的面子,嘲笑道:“托米·哈斯還是老了啊,竟然已經在這一局浪費掉5個破發(fā)點了?”
......
麥肯羅作為古典網球(也就是草地、木拍、羊腸線時代)的一個符號縮影,一直都是蘭逸飛相當崇拜并且尊敬的一位名將。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蘭逸飛喜歡這個美國人的“大嘴巴”。事實上,如果讓蘭逸飛聽到對方在這場直播里的評論,一定會毫不留情地反駁回去。
什么叫“哈斯不給力,連續(xù)浪費破發(fā)點”?解說不是亂說,明明是我自己招數(shù)盡出才勉強抗住了一個又一個破發(fā)點好不好?
再回到具體對局。
直到面臨兩個破發(fā)點之前,蘭逸飛還在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進行防守:發(fā)球之后有機會就進攻,如果進入相持則在底線耐心防守。
畢竟從數(shù)據(jù)上看,腳步移動是二人差距最小的項目,其次則是耐力。
但這也恰恰印證了一個道理,你最擅長的東西使著一定順手,效果卻不一定最佳。
皮爾曼針對哈斯的腳趾傷為蘭逸飛制定了接發(fā)球局的nC,針對其肩傷制定了nB,這些都還沒用出來——
蘭逸飛自己的常規(guī)打法,也就是nA,已經讓他的第三個發(fā)球局岌岌可危。、
所以無奈之下,他只得開始進行轉變。進一步放棄自己的高速節(jié)奏,用再慢一步的底線回球來尋求角度的開放;另一方面,升級自己的發(fā)力方式,力求打出強度足夠的回球。
本來讓蘭逸飛很心虛的打法,卻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40-40,40-AD,40-40......如此循環(huán)往復,蘭逸飛竟然在不知不覺中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