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捧杯,獎杯仍然隔了好一會兒才發到蘭逸飛的手里。
布置頒獎場地,集結裁判組、球童、場外官員、贊助商這幾方的代表,發一發言,然后亞軍上前領盤子(其實就是個獎牌)、致辭,再輪到蘭逸飛......
可以這么說,華網決賽的比賽本身結束了,決賽的流程卻還遠未走完。
就在連觀眾們都快按捺不住自己的時候,蘭逸飛終于出場了。頓時,幾乎所有人的焦急與不耐全都化為了熱烈的掌聲。
“哎,別急著走了,這時候出去也是人擠人,何不聽完咱們本國球員的奪冠感言?”
“奪冠感言什么的有什么......罷了,既然都等到這時候了,那就看完吧!”
看臺上,有原本準備退場的觀眾也隨之停下了腳步。
顯然,場面話、套話一類的發言沒人愛聽,不過蘭逸飛作為新科華網冠軍,全華國歷史上第一位本土奪冠(特指一級巡回賽以上級別)的網球選手——眾人都很感興趣,他會與大家分享何種心情。
“下面有請我們帝都市副市長,與首席贊助商奔馳公司的代表為冠軍選手頒獎!”
見岡薩雷斯結束了簡短而沒有太多人在意的發言,蘭逸飛明白現在該他上場了。
接過了象征榮譽、里面還塞有鮮花的巨大獎杯(起碼是休斯敦賽的兩倍大,三倍重),再接過一張支票,蘭逸飛跨步上前,然后奮力舉起獎杯,迎接萬余人的掌聲。
新科冠軍對此自然早有準備,他只是感嘆,往年的亞軍選手再失落,那也會得到觀眾們足夠的贊揚聲。可惜,今天的焦點似乎只集中在他一人之上。
“首先我要祝賀岡薩雷斯一周以來的出色表現,他配得上目前取得的任何成就。或許今天我是發揮得更出色的一方,但是客場作戰的他一樣值得我們尊敬。”
按照網壇傳統,商業互夸階段必然是要放在任何一個選手的發言最前面的。只是,蘭逸飛這次意有所指地多停頓了片刻,然后諸多觀眾們再次為岡薩雷斯獻上了一波掌聲。
之后,蘭逸飛說了很多肺腑之言,比如始終以奪冠為目標,但真實現之后又覺得很夢幻云云;
指名道姓地感謝了很多團隊內外的成員,比起休斯敦期間甚至還加上了如錦織圭這樣曾經與他對練的現役選手;
最后著重夸獎了家鄉賽事的組織者、贊助商金主爸爸的努力,希望這一站可以長久地留在500分賽事的行列當中......
比起休斯敦那次奪冠的套路式發言為主,這一次在自己的家門口,面對本國的觀眾,蘭逸飛的奪冠感言不可謂不真誠。到最后他甚至還稍稍展望了一下自己年末將要去魔都參加的大師杯。
這反倒提醒了很多以往關注度沒有那么高的觀眾:“什么,我們國家的球員這次可以去競爭一番年終的總決賽?”
這本是蘭逸飛無心之舉的感言一角,最后竟然在各方媒體上形成了不弱于他華網奪冠的討論熱度。當然,這都是后話。
至于蘭逸飛奪冠當晚的“正事”嘛......這次終于不是練球與備戰了,他的團隊成員說什么也要拉著他去參加官方組辦與私下的慶功晚宴。
——看在這里環境熟悉,能叫上相當多該請的朋友,以及自己上次在休斯敦推掉了晚宴的份兒上,蘭逸飛沒怎么掙扎,權當默認了。
......
當晚,主餐過后,賽事官員、賽事贊助商(從首席往下到鉆石再到白金)、乃至于蘭逸飛的個人贊助商(索尼優衣庫以及威爾遜等),該拉關系的拉了關系,該混臉熟的混了臉熟,各自心滿意足地離場而去,私人性質的聚會再起。
這種慶功宴的性質才更為純粹,將其視作蘭逸飛團隊的團建活動都不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