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旁伴隨陣陣清風,書聲瑯瑯,李修筑在祝老根帶領之下,走進了這座村莊。
入目,村莊最中央,坐落著一座青磚黛瓦,寬敞明亮的私塾學堂,那瑯瑯讀書聲,便是從這里傳出。
除此之外,整個村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一戶戶人家來來往往,雞鳴,犬吠聲不絕于耳,熱鬧非凡;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也應有盡有,哪里有半分干旱的樣子。
和李家村相比,大祝莊給他的感覺是耳目一新。
“原來,陶公筆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李修筑這般心想。
他撇下祝老根,悄悄走進學堂。
只見這學堂院內有翠柏,有青山,幾株冉冉老松,數莖斑斑野竹,學童們時而響起的讀書聲,伴隨這幅美麗畫卷,竟給人以寧靜清幽之感。
實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建造這學堂者,想來也是位有趣的人。”
李修筑繼續往里走,直至窗邊,這才停下腳步,靜靜傾聽先生講課。
學童中有七八歲的,也有八九歲的,年紀大些,竟還有十三四歲的。可不管年齡或大或小,無一例外皆全神貫注,聚精會神。
先生很年輕,一襲青衫,束發盤髻,面對十余數學童,將知識娓娓道來。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音同悅,喜也。”
“學而時習者,無時而不習,何為?蓋因時習之,則所學者在吾而不在它,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心中喜悅,其進自不能已矣。”
“再者,人生而有覺,覺有先后,后覺者何以超脫先覺?無他,唯手熟爾。”
李修筑前世有過很深的古文基礎,學堂先生這一段關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講解,可謂鞭辟入里,讓他聽得如癡如醉。
是啊,孔圣為何為要強調溫習的重要性,不就是因為只有時常溫習,時常鞏固,才能達到熟悉掌握的地步嗎?
熟悉掌握了學過的知識,心中又會感覺到歡喜,那么這樣的進步,又怎么會停止?
而且,每個人生來都有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會對知識達到掌握的地步,可有些人先掌握,有些人后掌握,后掌握的人怎么追趕?
唯有付出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時間,比別人更熟悉,更熟練,笨鳥先飛,便是這個道理。
而由此,引發了李修筑的深思。
今日自己與蛇妖的戰斗,不恰恰也是如此嗎?
自己修為高出蛇妖一大截,所掌握的術法也是真龍傳承里的金丹頂級法術,可在這種情形之下,一直處于被動之勢的蛇妖,竟逃出生天!
這其中固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疏忽大意,讓那頭蛇妖抓住機會。
可更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第一次施展九龍火咒,操作不當,不然,九龍齊出,蛇妖還有什么逃出生天的機會?
李修筑感觸頗深,獲益良多,且愈發思考,越覺得先生的話蘊含了深刻哲理,久久不能自拔。
待他回過神來,想要繼續聽先生講課,只聽先生已經把“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都已教授完畢。
李修筑抬頭,發現先生正笑吟吟地看他,道“你們看,窗外的朋友,是不是也正應了那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是!”
學童們齊齊望向李修筑,整齊的回答道。
只見李修筑古井無波的面龐,竟罕見的爬上紅暈,饒是他,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哈哈,”只聽先生爽朗一笑,單手微微下按,道“好,時候也不早了,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
“先生再見!”
又是一陣整整齊齊地問候,不一會兒,十數位學童魚貫而出,有幾個比較調皮的小娃娃,還向李修筑做了個鬼臉。
面對這群朝氣蓬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