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的最大看點,不是選手,而是陳知賢和孫三淼這兩個新老詞曲作家之爭。
而最終決定勝負的,是現場的評委嘉賓和專業評審團。
這些專業評審團,由各大音樂平臺的編輯,樂評人,音樂制作人等等組成。
可以說專業程度上來說,絕對是足夠了。
但是實際上,能影響到這些人的最終的決定的因素卻很多。
創作人寫出來的歌,也是需要歌手來演繹的。
這也是孫三淼的底氣所在,他請來公認的擁有頂級唱功的寶島老牌歌手,鄭云飛來演唱自己寫的主題曲。
而且,孫三淼早就在《最佳唱作人》正式開始錄制之前,就已經把歌曲給了鄭云飛。
一首歌,好不好,可不僅僅是看歌曲本身,還要看演繹這首歌的人。
鄭云飛本身就擁有頂級的唱功,再加上時間比較充裕,所以,不難展現出最佳的效果。
而陳知賢這邊,就差了不少。
當孫三淼得知,陳知賢居然沒有找成名的歌手來演唱,反而想要從選手當中挑選出人選來唱他寫的主題曲的時候,就覺得勝券在握了。
事實上,也不是陳知賢拿大,而是關鍵在于,《最佳唱作人》說白了,是一個選秀節目。
而選秀節目的主題曲,如果真的讓一個成名的歌手唱,或許唱功,名氣和舞臺經驗方面,的確有著巨大的優勢,但是卻未必能達到陳知賢想要的效果。
而且陳知賢選擇的這首歌,其實反而更適合此前默默無聞的歌手來唱,因為那樣會更有感染力,更容易唱出共鳴。
畢竟,選秀節目大家看的是什么?看的就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歌手,唱出夢想,唱出個未來來。
而成名的歌手,你都已經成名了,那么你來唱這種選秀節目的主題曲,會不會就有點不太走心了?
畢竟,你都成名了,那么唱這類的歌曲,會不會顯得有些站著說互不腰疼的感覺?
中海市,番茄衛視,《最佳唱作人》節目制作部。
陳知賢正在看節目組的選手的資料和演唱的視頻資料。
魯肅,其實對陳知賢決定選擇選手來演唱他寫的主題曲還是有些不太理解的。
嗯,怎么說呢?給魯肅的感覺就是陳知賢有些年少輕狂過頭了。
陳知賢雖然出道不久,但是要是想找個相熟的成名的歌手,其實真的不難,可是他偏偏卻選擇了從這些名不見經傳,而且質量參差不齊的選手當中,去選一個人來唱,這讓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當陳知賢拿出自己給《最佳唱作人》寫的主題曲之后,魯肅頓時就釋然了。
因為這首歌,的確成名的歌手來唱,還真的未必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