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陳老師,您覺得我更適合唱什么樣的歌曲呢?”陳玲玲一副虛心求教地模樣問道。
陳知賢想了想說道“《分手快樂》這首歌,是徐菲和梁秋華兩人情感生變,分手的時候,我給她寫的,我個人一向覺得,唱歌,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所以,我看陳小姐和韓先生兩人現在的關系,或許一些甜蜜一點的情歌會更適合此時的陳小姐。其實這方面,周老師比我更有經驗,周老師你覺得呢?”
周洪明聞言笑著接口道“就像陳老師說的,唱歌最重要的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其實聽歌的人也是一樣的,很多人聽歌,往往分手的時候,喜歡聽溫暖療愈一類的情歌,而熱戀的時候,會喜歡聽一些甜蜜的情歌,因為這會更容易讓他們產生情感共鳴。
而就嗓音聲線方面而言,陳小姐的嗓音細膩,的確很適合唱情歌,而以現在陳小姐的情況,我認為陳老師的分析已經很到位了。甜蜜,或者小清新的情歌更適合現在的陳小姐。”
陳玲玲一臉感激地道“謝謝兩位老師的點評。”
陳知賢摸了摸下巴,這還整的跟音樂選秀節目一樣。
然而一旁的吳宏心里卻是膈應和不爽的很。
為毛?
因為瞎子傻子都看的出來,今天別看來了好幾位詞曲作家,可這陳玲玲和韓東,擺明的更看重陳知賢啊。
特別是陳玲玲,居然還直接挑了陳知賢寫的歌來唱。
這讓吳宏更是不爽了。
當然了,他不是對陳玲玲和韓東不爽,而是對陳知賢不爽。
他覺得,論本事他不比陳知賢差,只是每一次他差的就是一個和陳知賢公平競爭的環境而已。
“咳咳,我倒是有一點不同的淺見。”張鶴和另外倆詞曲作家還能沉得住氣,可是吳宏卻是忍不住開口說道。
他顯然成功了,他的話音剛落下,就吸引來了眾人的目光,有好奇,有疑惑,也有探究和不屑。
別誤會,不屑的目光不是來自陳知賢? 而是來自另外一個詞曲作家。
“我覺得? 唱歌的確需要情感共鳴,這一點我是贊同的? 但是這只能說是最好是這樣? 可也并非一定非要如此,每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 總不能因為沒有經歷過,就說你沒有這種情感? 就不能唱這種歌吧?”吳宏攤了攤手道。
“就拿徐菲的例子來說吧? 她唱《分手快樂》的確很適合那個階段的她,因為她和梁秋華的關系眾所周知,鬧得沸沸揚揚的,但是要說那個階段她只適合唱分手一類的歌曲? 就未免有些太絕對了? 她完全也可以唱甜蜜的情歌,完全可以融入曾經熱戀的時候的情感嘛。而陳小姐這邊也同樣如此,我認為只要適合陳小姐的聲線的歌曲,就都ok,就像演員演戲一樣? 不可能要求演員都要經歷和角色一樣吧?那么他們怎么找感覺?找共鳴,還是有很多辦法的嘛!”
還別說? 吳宏倒是真沒胡說八道,這番話還是很實在的。
而且? 吳宏還舉了例子,大家仔細想想還真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呢? 實際上吳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也是在偷換概念。
因為他說的這些? 的確有道理,但是問題在于,陳知賢他們說的是最好,最適合!
縱觀很多歌手的成名曲一類的歌曲,又有幾首是瞎雞兒亂唱的?
再說演員的例子,是,不是說任何角色都需要演員有相應的經歷才能有情感共鳴,但是你的承認,如果演員本身有類似的經歷的話,那么本色演出肯定比什么代入啊,體驗啊之類的要來的自然吧?
當然了,陳知賢本來就沒想搞什么事兒,如果不是因為陳玲玲剛好唱了他寫的歌,又被周洪明給點出來了,他根本沒想說什么。
畢竟,點評神馬的,他真的不專業啊!
他的歌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