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知賢真的算不上是哥哥的什么影迷、歌迷,可是哥哥離去的時候,他卻會一次又一次地驚覺這世界上少了一個人?
那是一種很特別的感受。
這個時候,陳知賢講述起哥哥的過往,他講的很短,因為本身也沒有真正的了解過他。
這只是他自己的一點感想。
但是蘇晨聽完卻整個人都沉默了。
因為,他越發的有種感覺,陳知賢講述的這個故事的主角“哥哥”,明明他記憶當中沒有任何和他相關的,或者能對號入座的人。
可是為什么,他卻覺得,陳知賢說的這個人,存在過!
而他此時此刻,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陳知賢會說,他和這個故事的主角,很像!
是很像!
因為,蘇晨和哥哥一樣,在圈子里人緣都很好,也一樣的,都任何事情,都苛求完美。
蘇晨曾經拍戲,因為入戲太深,結果,患上了憂郁癥。
這一點也很相似。
而和哥哥更相似的是,他們都是被媒體和狗仔荼毒的對象。
只不過,蘇晨選擇了退出娛樂圈,而哥哥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什么歌?”蘇晨沉默了許久,然后看著陳知賢。
這下子反倒是輪到陳知賢怔住了。
他看向蘇晨,結果卻發現,蘇晨的眼眶紅紅的。
陳知賢想過,哥哥的故事會讓蘇晨有所感觸,但是卻沒想到蘇晨比他想象當中的反應還大。
不過,他早有準備。
拿出一張歌詞,遞給蘇晨。
蘇晨看了一眼有些訝然“粵語?”
陳知賢點了點頭。
蘇晨看了下去,不過,越看,他眉頭皺的就越深,不是因為歌詞不夠好,而是因為,陳知賢之前給他講述了哥哥的故事,可是隨后,給出來的這份歌詞,看起來,卻和哥哥的故事,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關聯。
“這首歌”蘇晨目光帶著詢問看著陳知賢。
陳知賢卻是默默地飲茶,然后淡淡然地看著蘇晨到“好歌如好茶,初品是難以品出其中味的,再品,細品!”
“此歌因哥哥而生!毋庸置疑!”陳知賢又說了一句,然后就不再說了。
蘇晨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后再次看了起來。
這一次,他讀的很慢!
其實前世的時候,這首歌,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哥哥的好友因為無法接受他的離去,而譜寫出來的曲子,曲子的名字“《deression》”!
nn翻譯成中文,即是抑郁癥。
當然,這個名字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但是它后來的歌名,卻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浮夸》!
是的,就是當初陳知賢給林楓的那首一曲唱盡娛樂圈的《浮夸》!
陳知賢給蘇晨的版本,自然是粵語版本的。
粵語版的《浮夸》歌詞并不難理解,和國語版的重新填詞不同在于,國語版的《浮夸》寫的是,一個有才的歌手,對音樂的態度,以這首歌來明志,并期許自己“假如無法出頭,至少也要做到沒有第二個我”。但是粵語版的《浮夸》看起來寫的卻是一個小丑般的人物站在舞臺上賣力表演、嘶吼高歌,博取觀眾的注意。
整首歌就像是這個“小丑”在說話,在唱他的內心獨白。
于是一些媒體都說是詞者將一首紀念哥哥的歌改寫成了一個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嘶喊。
但是仔細聽,細細地聽,再結合哥哥曾經的種種,陳知賢自己卻有了一種全新的感覺。
那就是,這首歌,看似的確是寫一個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吶喊,可是實際上,這首歌,卻是為哥哥而寫下的人生絕唱。
誰說悼念要明擺著寫,暗寫更叫人心痛。
當然,這種說法,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