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到了這里,影院內(nèi)的觀眾,也是割裂成了三個陣營。
一個陣營是對葉藍秋沒有什么好感,覺得她是小三,而且不讓坐就不讓坐,居然還對人家老人說那種話,簡直是活該。
另外一個陣營相對要中立一些,他們雖然也不喜歡葉藍秋,但是同樣的也不喜歡陳若曦的做法,認為這么做太過分了一些。
還有一個陣營,就是比較理智的,覺得,葉藍秋不是小三,電影本身也沒有交代她到底是不是,但是從種種跡象表明,她應該不是。
背后肯定另有隱情!
“你說沈流舒對葉藍秋,到底有沒有那種想法?”夏知秋突然冷不丁地轉(zhuǎn)頭問道。
陳知賢沉吟了片刻道“我想應該是有想法的,但是沈流舒是自信的,所以他會對老婆說,他沈流舒看上的女人,還用偷嗎?”
“但是他的另外一句話,其實本身也表明了他的想法,他對葉藍秋說我們好像從來沒有一起出差!”
“所以,這句話其實是很致命的。”
沒錯,這句話的確很致命,因為觀眾是很喜歡自行腦補的。
回到電影本身。
媒體曝光葉藍秋不讓座,遭遇整個社會的負面輿論,各種批評、惡意紛紛接踵而來。
隨后從個人信息到工作信息,全方位被曝光。
而在電視辯論直播觀眾熱線之時,葉藍秋被說觀眾成是公司董事長的小三“那個不讓座的女的就是一個小三,專門破壞別人的家庭,她的愛好就是調(diào)戲男人,連她的老板都調(diào)戲,這樣的人,你說能讓座嗎?”
因為陳若曦的原因,葉藍秋道歉的視頻并沒有被播出,隨后劇情的發(fā)展,開始赤果果地展現(xiàn)網(wǎng)絡的力量,它開始滲透到了教育領域,葉藍秋的母校原本以葉藍秋這個優(yōu)秀學生為驕傲的,但現(xiàn)在竟然開始對著記者采訪說“我們感到恥辱?!?
眾叛親離,四面楚歌?
而導火索卻僅僅只是因為一次讓座事件!
不同的人看電影的角度和出發(fā)點是不同的。
今天是首映禮,不少影評人和媒體人到場。
一些影評人都是一個個不由地摩拳擦掌,這部電影太對他們胃口了。
是的,至少目前來說,這部電影很對他們的胃口。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就目前的劇情來看,關(guān)鍵其實不在于葉藍秋,而在于陳若曦,在于參與這件事的人。
輿論原來可以這么殺人不見血!
可以說,《搜索》用這個故事,詮釋了什么叫做,社會性死亡。
葉藍秋接下來的遭遇,就是社會性死亡,她甚至找保姆,沒有人愿意。
面對的都是各種謾罵,各種指指點點!
同時,另外一邊,那些媒體工作者呢,一邊看著群眾采訪視頻,一邊偷樂,或者可以說是幸災樂禍。
媒體的領導紛紛贊揚陳若惜的能干,讓媒體的受關(guān)注度一下子暴增。
社會不斷曝光各種信息,一下子讓葉藍秋陷入了窘境。在遭遇到病情的打擊之后,來自社會的壓力也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她整個人都變得沒有一點精氣神,仿佛如行尸走肉一般……
可以說兩邊形成了鮮明的,截然不同的對比。
接下來,葉藍秋不堪受辱,開始喝酒麻醉自己、嘔吐……
麻木暈沉地睡覺……
頭發(fā)散亂。衣冠不整,再也不復當初那種狀態(tài)。
從原本的美艷動人,變成了如今這幅模樣。
已經(jīng)夠慘了吧?
可是實際上,很多觀眾此時此刻,卻依然不覺得。
是的,這就是現(xiàn)實,因為先入為主的關(guān)系,很多人看來,葉藍秋這樣的下場,簡直是大快人心。
為什么?
因為她長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