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念的經》這首歌,可以說難倒了現場的幾乎所有的歌手。
和其他的歌曲,考驗什么高低音轉換,真假音轉換,考驗會不會秦腔戲腔,等等。
《難念的經》考驗的東西太特別了,首先是歌詞,其次是節奏。
歌詞,其實對于在場的這些歌手來說,說難也不是真的就背不下來了。
當然前提是要給足時間讓他們去練習,去記憶。
然后是節奏,這首歌的節奏,又不同于尋常的那些r一般的快歌。
這首歌的節奏,是那種氣勢上的,而且又不是一直快,而是忽快忽慢。
關鍵是,這首歌,可不像是那些口水歌,追求的是炫酷的語速之類的。
這首歌的用詞可以說非常講究,每一句歌詞,都有著其獨到的,獨特的意境。
而想要真正的唱好這首歌,不但要詞曲合一,同時,還要展現出來這首歌的那種獨有的意境。
這才是最大的難點所在。
這也是為什么,前面幾首歌,雖然不完美,但是還是有人敢上去臨場演唱。
但是到了這首《難念的經》的時候,所有人都大搖其頭。
歌,無疑是好歌,詞無疑是好詞,曲子也無疑是好曲。
但是偏偏,沒有人有信心能唱的好,能完美地駕馭。
最興奮的莫過于胡梅華了,《我是歌手》這個節目,可以說絕對是明湖的首次真正的明星綜藝的嘗試。
做明星綜藝和做選秀節目,做大眾類節目,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所以,胡梅華也是壓力巨大,就算有陳知賢的人脈和名氣做基礎,可以邀請來想要邀請的歌手,但是花費同樣的也是巨大的。
不說別的,單單是舞臺,單單是幕后團隊,音樂團隊等等,都是一筆巨大的花費。
更不用說,這些歌手的出場費可一點都不低。
一季節目下來,拋開宣傳不談,單單是這些,一個億都打不住。
為什么選秀節目能大行其道,為什么最早的節目,你很難看到太多的明星之類的。
其實就是因為成本。
比如選秀節目,因為選手參賽,都是免費的,除開固定的明星評委需要花費,其他方面,更多的是涉及到人力,而在娛樂圈,這點花費和動匝數以百萬千萬計的明星的出場費片酬相比,根本就是毛毛雨。
而明星綜藝,除開那些比如像是《快樂大本營》,或者是某某訪談的節目之外,哪一個不是要耗費巨資的?
像《我是歌手》,每一場下來,那些明星歌手,出場費都肯定是占據整個節目制作費用的大頭。
所以,胡梅華雖然對這個節目期望值很高,信心也很足,但是壓力肯定還是很大的。
畢竟,別的節目,比如《我愛記歌詞》《非誠勿擾》這樣的節目,就算搞砸了,其實損失也不會那么大。
但是《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要是搞砸了,那損失可就大了。
因為你邀請歌手,不可能是一期一期地邀請,而是在節目籌備初期,就要定下合約。
成本一開始就非常高。
這也是為什么,《蒙面歌王》《我是歌手》這類節目,很少會有人會去模仿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