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目五花八門。雖然并不專業(yè),但演的投入,看的都很捧場。會議室里不停歇地響起掌聲和喝彩聲。
有跳新疆舞的,裝門租的服裝,旋轉(zhuǎn)起來讓人眼花繚亂。
有男生唱張明敏的《外婆的澎湖灣》幾乎達到專業(yè)水準。
劉曉萍的《天女散花》贏得了陣陣喝彩。
有唱京劇《智斗》的,字正腔圓,頗有大家風(fēng)范。
李梅的《大海啊,故鄉(xiāng)》反響平平,我也真心覺得不咋地,但還是十分捧場的賣力鼓掌。
當(dāng)文靜報出下面有請二站的魯立和宋燕子表演《夫妻雙雙把家還》時,我緊張得一個趔趄,也不知道站我身旁的誰伸手扶住了我,才不至于摔跤。
大家哄堂大笑!
這也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登臺表演。
看得出魯立也和我一樣緊張,我們還是把整個表演順利的完成下來。
大家依然熱烈鼓掌。
還有人捧場的吹起了口哨。我循聲望去,發(fā)現(xiàn)是林浩。
最搞笑的是一站的兩個男生說的相聲。
他們說得投入,表演也不賴,到了中間,其中的一個突然忘詞。只見他摸摸腦袋,不經(jīng)意地低聲來了句國罵“xxxx,怎么一下想不起來了?”
他忘記自己拿著話筒,小聲的嘀咕透過話筒傳到了會議室的每一個角落。
好在領(lǐng)導(dǎo)們也沒有介意,跟著職工們一起開懷大笑。
最后壓軸表演,真有一個師傅獨唱《難忘今宵》,只不過獨唱到后來變成了大合唱。
文靜宣布元旦晚會到此結(jié)束。
大家意猶未盡,討論著,笑著,互相打趣著……
一九九四年,在大家的歡歌笑語聲中落下帷幕。
我們每年既怕春節(jié),也盼望春節(jié)的到來。
我們的想法也無法阻擋春節(jié)供應(yīng)的如期到來。
按照慣例,公司的大會小會不斷。
劉主任參加公司會議后,也會回來組織糧店會議。
我們于元月二十日正式進入春節(jié)供應(yīng)。
大家這個月不能輪休,上班時間也改成了7對7。
顧名思義,就是早上7點上班到晚上7點關(guān)門。實際上,我們7點關(guān)門后,還有很多的后續(xù)工作要做。每天回家基本都是晚上8點左右了。
我們收款室基本每天都是四人輪軸轉(zhuǎn)。
我和劉曉萍經(jīng)歷了去年的緊張,忙亂。到今年已經(jīng)非常淡定,從容面對了。
這天,我們也正常的忙碌著,一個接一個比賽似的甩著牌子。
突然張師傅領(lǐng)著一個顧客來到我的窗前。
后面排著長隊,前面的顧客以為張師傅要開后門,都嚷嚷著要去后面排隊。
張師傅耐心地跟顧客解釋,是因為有差錯過來核對。
我馬上明白,我甩的牌子肯定存在問題。仔細核對完手上正收的一筆錢款票證后,馬上等待張師傅的詢問。
張師傅問我能不能回憶起這個顧客購買的數(shù)量。
我拿過顧客的糧本仔細回憶,只記得這個顧客買得有點多。米、面粉、油、面條、糯米、花生,品種繁多。具體數(shù)量我拿著牌子核對也像沒有出錯。
張師傅這才道出原尾。
這個顧客最先去的米柜,張師傅核對顧客的牌子時,發(fā)現(xiàn)我多甩了20斤糧票牌子。
仔細詢問顧客,顧客說消了糧本計劃后補了20斤糧票。而我甩了2張20斤的糧票牌子。
我臉漲得通紅,如果張師傅沒有發(fā)現(xiàn),我就得自己賠這20斤糧票。
在當(dāng)時,我們成年人如果不是特殊工種,每個月的計劃供糧是27斤。20斤糧票近乎于我一個月的口糧。
我對張師傅連聲說著“謝謝!謝謝!”
也對那個顧客說著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