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生命平臺集團正式員工都曾經看過——文筆不咋地不說,內容更是天真到了幼稚的境界。
“對,就是那篇文章。”張玉鷗面無表情的點點頭。
“那篇文章是您寫的?”另一名女性副總裁忍不住問。
那篇文章充滿了不合時宜且幼稚的想象力,就像一個中二病還沒痊愈的中學生寫的。
“不,不是我寫的,不過這不重要,生命平臺集團原本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計劃而成立的。”張玉鷗冷冷的說。
“可這這計劃——”
“對生命平臺計劃有意見的人,現在可以離開這間會議室了。”張玉鷗打斷了對方的話,直接說道。
離開這間會議室,也就意味著放棄副總裁的位置。
“總裁,我認為生命平臺計劃的立意高明,是提高企業形象、提高商業人士地位重要一手,也是體現我們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切入點——但是,這個計劃在可執行性上還有許多不足,因此我建議,成立一個專門項目組,將生命平臺計劃進一步完善到,可以具體執行的地步。”
“對對對,我也是這個意思。”剛才被打斷話的副總裁連忙說道。
“總裁,我曾經擔任過朝廷統計局副局長,可以擔任這個項目組的組長。”
“總裁,我擔任過人口調查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有人口調查經驗,也可以參加這個項目組。”
生命平臺集團是大型集團中非常罕見的,既沒有上市、也沒有其他股東,由集團所有者張玉鷗一人擁有全部股份的大型商業集團。
也就是說,只要張玉鷗堅持,從法律上,沒有任何人能阻止她的決定。
所以,這些副總裁雖然看到生命平臺計劃有許多不足之處,可只要張玉鷗堅持,這些人也不愿意為此放棄副總裁的位置。
畢竟整個集團都是張玉鷗的,拿出大部分利潤進行一個不靠譜的慈善計劃,損失的也只是張玉鷗的錢——人家樂意花錢買好名聲,關他們這些高級打工仔什么事?
而且集團名聲好,又不少他們一分錢,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既然如此,何必與張玉鷗對著干?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么我們從云州海星城開始,統計所有貧困線以下家庭個人,為所有無法獲得自我發展需要的、三十歲以下年輕人,免費住宿和飲食以及相應學習/培訓機會,救助最長期限為五年。
凡未滿十八歲少年兒童,生命平臺計劃可以一直延續到他們滿十八歲為止——若延續時間不滿五年,并且確有困難的,可以順延到五年期滿。”
“享受生命平臺計劃的扶助之人,應在一個月內選擇學習/發展方向,并每月接受一次學習進展考核,連續三次考核不通過,取消扶助資格。”
“以此為基調,由劉凱副總裁負責,萬和、馬麗麗、石明德、李琛四位副總裁負責協助,盡快拿出具體執行計劃——我計劃今年六月份,以海星城為試點城市,開始運行生命平臺計劃,因此你們動作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