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哪天八路轉移了,受益的還是他們這些村民。
“三七分,如果每畝盛產兩三百斤,每家每戶都能分到幾十斤糧食,當然了,盛產越高,分的就越多,不過,還得多加一句,每家每戶耕地要量力而行,我們隊伍每天還得訓練,所以并不是能開荒多少就開荒多少,每家每戶兩畝地就可以了。”
王承柱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畢竟要量力而行,不然每家每戶搞出十畝地來,隊伍哪里吃得消。
馬榮見村民們竊竊私語,當即站出來做表率:“各位,我也說一句,八路軍是來幫助我們的,大家只要齊心協力,來年就有糧食吃。所以我同意王教官的請求,你們呢?”
村民們見村長都發話了,各個也紛紛點頭了下來,甚至有村民還自告奮勇地將自己家里的農具奉獻出來,一時間,軍民合作的關系終于展開了。
王承柱看到這個結果,他非常的滿意,照著這個形勢發展下去,糧食遲早有一天能盛產出來
這次還得借助老村長在村里的話語權,有他幫襯,事兒總算輕松了很多。
交代完事情之后,王承柱就讓雷排長帶著兩名戰士把雞籠子轉移到村長家中。
王承柱又讓戰士們把那間大房子打掃干凈,然后在屋子里架起一個大火爐供暖,并且封掉房子的窗戶,只留下一個通風口通風,讓屋子變得非常暖和。
屋子地面再鋪上一層薄薄的干草,再丟幾件破衣服,再安置幾個小水槽,整個屋內就形成了一個大大的養雞場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外面天兒太冷,不可能都放養出去,王承柱只能選擇用這種方式安置小雞小鴨,等天氣暖和了一些,小雞小鴨都長大了,就可以在外面建設養雞場。
一條龍程序忙活下來,又是一天。今天來的只是第一批,還有兩批沒到,王承柱已經把打理權交給了老村長和村民們,只要有時間他只需要過去看看就行。
畢竟養雞養鴨這種事情,交給村民們是最好的選擇了,他們忙活了一輩子,養殖牲畜的經驗比他要豐富一些。
我的團長李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