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王承柱記得劇情上說過,李云龍經過大掃蕩之后,獨立團就進入了長時間的修整狀態,整整持續了一年,就是因為這一年的發展時間,李云龍的獨立團招兵買馬,這才把全團的兵力擴充到了上萬之眾。
當時,李云龍就是憑著這些實力才去攻打縣城的。
現在,機會顯然就擺在了王承柱面前,他現在是獨立團的參謀長,這一年時間,是獨立團發展的好時候,也是王承柱發育的時候,要知道,他系統給的三千人任務還沒有完成呢,如果把這次打野的掌控權拿到手,這一年打野的收獲就算是全部歸他了,這對于王承柱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王承柱心想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他也不管什么了,反正劇情已經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改變劇情就改變劇情,只要能多打鬼子,王承柱心里就算了無牽掛了。
說干就干,從李云龍那兒得到了軍令之后,王承柱當即找來了張大彪,將這件事情和他商量了一下。
張大彪知道了事情的經過之后,也揚言說這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并且快速的將全團所有的人集中起來,把部隊劃分成連排為單位,分散在根據地各處,對鬼子實施游擊戰、麻雀戰、地道戰等等,反正用盡一切手段對付小鬼子,小鬼子有什么就搶什么。
王承柱這次雖然明面上坐著總覽全局的官,但實際行動上,王承柱不怎么參與,王承柱明白,想讓戰士們真正地放得開,就得把一些規矩完全放到最大的寬限度,否則戰士們心里會有壓力,所以,王承柱只是明面上撈了一個縱覽全局的職務,實際上他只是貪圖整個團打下來的敵人人數。
畢竟,他手里還有一個系統,系統里有任務,想要從系統里搞到好東西,就得完成系統任務,王承柱這么做,大部分是借此便捷的機會完成任務罷了。
當然,作為團里的參謀長,有些工作還是要做的,他時不時去下面連排單位,視察視察。
小鬼子一場大掃蕩之后,雖然斬獲頗豐,但總得來說,八路軍的首腦機關并沒有遭到致命的打擊,小鬼子圍剿了一個多月,后勤補給終于出現了問題,沒得辦法,只得把隊伍撤了回去。
鬼子的大掃蕩結束了之后,就是八路軍出來干活的時候,別的隊伍王承柱不知道是什么動向,但獨立團現在在干什么,他是一清二楚,比團長和政委還要清楚!
部隊以連排為單位,出擊鬼子小據點、運輸隊、軍需庫,反正只要看到鬼子身上有什么就搶什么,搶不到就燒,獨立團的打仗的宗旨就是這樣:我用不了,你也永遠用不了。
同時,由于部隊編制大減員,王承柱和張大彪商議之下,決定讓各個營連自己擴招隊伍,招募兵員的權利交給下面的人了,能不能招到人,就看下面的本事。
招到一個排,直接當排長,招到一個連,直接當連長,招到一個營,直接提拔當營長,當然,有人還不行,部隊還得有槍,招到多少人,就得自己搞到多少槍,絕不拿新兵裝備的事情來打擾團長和政委,這,就是王承柱和張大彪給團里的人下達的指令。
至于武器怎么分配,誰繳獲的就是誰的,平時只要把該報的數量都給報齊了就行,現在部隊已經化整為零,大部分根據地都沒什么人管轄,所以這方面的管控,也放松了很多。
而王承柱和張大彪就是抓住了這個空隙,讓部隊快速發展起來,平時繳獲的物資,把該需要報上去的報了,剩下的都私藏起來,自給自足。
這雖然有點違反了紀律,但只要別傷害老百姓,別把突破紀律的底線,這種事上級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要想把鬼子趕出中國,靠嘴巴是不可能的,只能手里有槍有炮,才能勇敢地站在敵人面前示威。
正所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