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廂戰場的面積才這么一點,一開始的火力已經對鬼子的陣地造成了不小的震撼,如今163師一上來,炮兵團一旦就位,再配合358團的炮營,兩個炮兵部隊相結合,其散發出來的火炮覆蓋能力是非常驚人的!
枝野勝男現在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壓力,他準備實行另外一個方案。
聲東擊西!
別看他是個日本人,這家伙還是研究過中國的兵法的。
枝野勝男毅然決定,派出一支精銳的中隊步兵,破城而出,直接殺向敵人的薄弱陣地,反守為攻!
而外面攻城部隊當中,誰的部隊裝備薄弱?兵力薄弱?
其實已經是顯而易見了!晉綏軍的358團早就打得只剩下半個團,八路軍的兩個團也傷亡過半。
枝野勝男現在還不敢貿然派兵打358團,因為他知道358團有火力強悍的炮營,一旦對358團實行絕地反殺,逼急了可能會迎來炮彈的覆蓋打擊,這對他的戰術來看,并不理想,而如果針對本就沒什么火炮裝備的八路軍而言,他就有很大的把握了。
八路軍雖然意志非常剛毅強悍,但終歸因為手里的武器太簡陋了,加上經過了機場沖鋒消耗戰,大部分精銳被打得七七八八,如果此時借助機會來個聲東擊西,絕對能夠擊潰八路軍。
枝野勝男現在已經放棄了一口吃掉外面的部隊,他選擇了各個擊破。
所以,在旅團的所有重炮火力集中到了一處之后,枝野勝男便讓手下的步兵向163師和358團實行大規模的集群沖鋒。
他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吸引晉綏軍的主力,然后再派出精銳騎兵對八路軍的陣地進行絕地反殺。
雖然看似冒險,但只要節奏把握得好,吃掉攻方部隊一部分兵力,還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做到了。
敵人忽然轉變了兵力部署這個細節,也被王承柱給觀察到了。
從敵人的分兵態勢來看,王承柱絕對不會相信枝野勝男放棄了抵抗,選擇集群反攻,他的計劃只要稍微留意兵力的分配就能知道枝野勝男在使用戰術策略——聲東擊西。
如何看得出來?其實也十分的簡單,如果敵人是選擇了大規模集群沖鋒,是不會把大量的兵力放在其中一處,然后派出一支僅僅幾百人組成的騎兵來對付八路軍,而是會選擇將所有兵力傾囊而出,來個絕地大反殺。
顯然,枝野勝男沒有打算實行大規模反沖鋒。
王承柱從這個細節上也看得出來,鬼子已經開始慌了,顯然是因為自己的兵力開始出現不足的跡象,才會選擇這種打法。
看到了這個微妙的變化之后,王承柱也不顧什么原則,他忙地命令獨立團幾個騎兵連的戰士,騎著快馬趕往李家鎮戰場,將他的想法傳達給新二團和772團。
王承柱希望孔捷能夠分析他的意圖,轉變戰術意圖,重新設防,防止敵人的騎兵沖殺陣地。
由于敵人想要組織這樣的戰術,也是要時間來準備,所以王承柱看到得也算是及時,當騎兵連將消息傳到孔捷和程成煥耳中時,敵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孔捷這邊,當收到王承柱的提醒的時候,他一開始是顯得有點不在乎,但他細細地分析起眼前的戰況時,也覺得王承柱說的不無道理。
而772團程成煥則是沒有孔捷這般細心,當他從騎兵通訊員知道這一切都是王承柱的猜想時,他是不屑一顧的,甚至感覺王承柱這是在指手畫腳!
如何說來?
其實,不單單是程成煥,在團部指揮所里,好幾個指戰員都覺得王承柱這是在指手畫腳,瞎出主意!
畢竟,王承柱并不在李家鎮戰場,他在遙遠幾十里外的水路上,他怎么會知道敵人的兵力部署有了變動?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