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超忙完了手上的事情以后,終于可以好好跟蘇妍和李恩珠聚一聚了。
江超叫上了朱迪和董慢。朱迪和蘇妍已經算是比較熟了,這一次便沒有太多生分。而董慢是第一次見蘇妍,他表現得十分拘謹。李恩珠和蘇妍跟董慢隨意閑聊,都會讓他面紅耳赤。
江超問起蘇妍下一步的打算。蘇妍已經在國內重新找好了公司,但這一次她跟公司的合約時間并不長。蘇妍笑著說“三年,我會在這家公司待三年。借助公司的渠道和資源發展,等自己有實力和底氣了,就開一個工作室,自己做自己的老板!”
對于娛樂圈,江超未必有蘇妍認識得清楚,而且蘇妍是非常有主見的女生,既然她已經決定下來,江超自然不會貿然給什么意見。
聊了一陣,李恩珠總算找到一個機會,誠摯地對江超表示感謝,說著說著她像是回憶起了自己的遭遇,表情感慨,不住地說“謝謝!真的很感謝你!”
江超搖搖頭“別這么說!我們這部電影也需要一個優秀的演員!加油!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
李恩珠認真地說“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這次聚會大家都十分開心,而董慢似乎也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了,又成了那個在女生面前性格靦腆的理工男。
當知道董慢此時還是單身后,蘇妍開玩笑對朱迪說“董慢這么優秀的男孩子,你有什么好朋友要多給他介紹呀!”
朱迪眨眨眼,別說,蘇妍這句話還真讓她若有所思起來……
……
“江超,你上《留聲機》了!”
“留聲機?”江超剛從圖書館回來,隨意脫下外套,掛在門口的衣架上,才緩緩過來,在朱迪身旁坐下,湊過去看她手上的那本雜志。
這是一本全英文的雜志,朱迪一個朋友從香港給她寄過來的,上面有關于江超的一篇文章。
《留聲機》是英國嚴肅音樂最權威的雜志,實際上也是整個世界最有含金量的古典音樂雜志。
在《留聲機》雜志可以看做是古典音樂界風向標的“鑒賞”欄目。這個每一期都會品鑒一首經典或者近年新創的曲目,執筆者往往是世界公認的大師。
而最近這一期的“品鑒”欄目,品鑒的就是江超的協奏曲。因為這首曲子是江超的第一首曲子,于是被圈內人稱為江超《協奏曲1》。
《留聲機》的評價十分嚴謹。它從各個緯度綜合評價這首鋼琴協奏曲,總體是呈贊揚的,但還是指出了一些不足之處,譬如整首曲子的聽感過于依賴演奏者的水平,簡單地說這是一首上限高但下限也低的曲子。
《留聲機》對江超的作曲天賦予以充分肯定。其中有一段話“江超的作品極具個人風格!這是最為難得的。如果聽過江超的演奏,那么您大抵會明白我這句話。江超把自己在鋼琴上的風格完美的融入到了這首協奏曲1之中。說一句題外話,我有幸作為德獎賽的評委,所以對的演奏風格印象深刻,當我首次聽到協奏曲1的時候,一下子就知道這首曲子恐怕是江超作的!”
江超的第一張唱片銷量可觀。唱片數字版下載量已經登頂國外古典音樂分類,而實體唱片也在上個月成為dg銷量最高的唱片。
而銷量高的原因與音樂會的推廣密不可分。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內,圈內好幾位鋼琴大師、指揮家以及世界十大交響樂團都演奏過江超的協奏曲1,產生的名人效應幾乎讓世界半個古典音樂圈都聽過了江超的名字。
由于江超這首曲子上限高但下限地的特點,使得不同的人演奏出的效果天差地別。每個大師、每個知名的指揮家都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到這首曲子當中,一時出現了多個風格迥異的演奏版本。
其中,以朗朗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合作最為精彩。那一場演奏會時間是上周周末,郎朗受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