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姍工作的大學,本來安靜的校園中,更有一片綠樹環繞的區域,這個區域平時鳥語花香,是廣大學子身心向往的殿堂,因為就里是專門為院士修建的院士樓。
院士樓中的林覺遠院士早早的起床,翻看了一下今早送來的一堆資料,資料中有一本薄薄的文件引起他的注意,他坐了下來,仔細將幾十頁文件看完,邊看邊點頭,看完后和上文件,將文件放在桌角,拿起桌子上一塊石頭,放在手里把玩起來,然后慢慢踱步走到院子,邊走邊笑了起來。
此時林姍起來的也比較早,在下樓的時候,聽到父親在院子里面笑,媽媽上來拉住林姍說“快去看看你爸,不知道今天什么事這么開心?”林姍走到院子,林院士像個小孩子一樣,正赤腳在院子踱步呢。
“爸,什么事這么開心?”林姍也是好久沒有看到父親這么開心了。林院士微笑著抬了抬手,指指屋里放文件的桌子,林姍轉身進屋拿起放在桌角的文件。
翻開第一頁,肖軍的照片和姓名馬上映入眼簾,原來剛才林覺遠看到的是肖軍的個人檔案,不,是肖軍的全部履歷,這個履歷細到很多沒有引起人注意的細節。
“怎么樣,這個小伙子還是很有意思的。”林院士調皮的湊到女兒旁邊,“你再幫忙好好把把關,看看我們找的人是否找對了。”
林姍開始認真看起這份檔案。“肖軍,現年33歲,xx年畢業于xx大學建筑學院。”林姍這才想起來,當年在圖書館與他相遇正是xx年,難道,對,推算的話那年肖軍剛好大學畢業,而且剛好應該是在畢業前,最后一次去圖書館,學校的規定是,畢業前一個星期是不能再借書了,需要歸還學校的借書卡。難怪從那以后,自己再也沒有見過肖軍,原來從xx年開始,他已經離開學校了,林姍有點豁然開朗。
繼續往下看,里面列出了肖軍從高中,參與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獲獎的情況,高考數學滿分及物理滿分的信息。從資料來看,上大學時候的肖軍也沒有閑著,他先后加入了大學的天文學社、生物學社、計算機聯盟、物理學社等眾多社團,大學的圖書館借書記錄更是達到了每個星期七本,而且借閱的范圍,基本涵蓋了所有圖書分類,大學期間的資源檢索,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本碩博連讀者的五倍。而肖軍那個被記錄下的長長書單中,重復出現在當年,肖軍在那本《智能的結構》旁邊留下了一串書單。
文件的后段內容是肖軍近十年的檔案。里面列出,肖軍大學畢業干了兩年建筑設計,然后轉行到金融行業,林姍心里默默說,這個人果然是喜歡折騰。而再看看其他信息,網絡瀏覽情況完全未知,看來他很注意上網隱私,將自己隱蔽的很好,這和自己一直無法找到匿名用戶的實際情況吻合了。檔案中唯一留下的,只有肖軍平時圖書館借閱和網絡購書的記錄,相對大學,畢業后的肖軍讀書涉及的領域更廣,從記錄來看,也更有選擇性的,選取了更多領域的經典研究過程著作。
“學了很多東西,涉及的領域這么多,是否符合我們的條件?”林姍轉身問起了父親。
林院士笑笑,“對于人才,我們不要急著下定論,我還找了個人來印證這些信息。”林院士放下手里的石頭說到。
這時門鈴響了,進來的是學校天文學院的院長周沖。林姍認識這個人,周沖是學校少壯派學者的代表,他因為連續的天文發現,晉升世界一流天文學家之列,不到40歲已經成為學校最年輕的院長。而且現在是全球小行星研究會的副會長。
“老師,您這么急招呼我來,是有什么急事?”周沖大學曾經師從林院士,所以至今見面還是使用師生稱呼。“喲,林珊也在。”周沖向林姍也打了個招呼,林姍禮貌的點點頭。
“我記得你以前,在大學當天文學社當社長的時候,和我提過一個很有想法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