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手動啟動飛船的整套技術,經過林覺遠團隊反復驗證,通過驗收,設備進行生產,準備飛船安裝改造。
同時,天選計劃需要最終確定重返小行星帶的人選,經過綜合考慮,確定了肖軍、周沖、官天三人,分別駕駛三艘飛船重返小行星帶。
確定這三個人,是因為肖軍直接到過小行星帶,而且參加了地外文明的第一次會晤,而周沖、官天,雖然沒有直接到過小行星帶,但是他們有掌控無人飛船的經歷,能夠對飛船的太空飛行進行很好的控制。
最主要是三人密切配合過,再返小行星帶,需要勢單力薄的三艘飛船能夠團結一致,在遇到特殊情況下,能夠互相幫助,共度難關。
三人商定了飛行策略,以保護肖軍飛船為主要目的,周沖的飛船在前方開路,肖軍飛船居中,官天飛船殿后,一旦遇到特殊情況,特殊情況飛船將掩護兩外兩艘安全。
另外,該次的改造每艘飛船設置了三個飛行倉,確保需要棄船后,飛行者能夠抵達任何一艘飛船,繼續參與飛行。
肖軍和林姍的蜜月之行,種下了愛情的結晶,得知了自己將要當父親的肖軍,為不能留下來陪林姍而有點自責,林覺遠安撫了肖軍,確保自己可以好好照顧外孫,而周沖不放心自己的兒子,也交由林覺遠暫時照顧著。
官天向奚希進行了表白,奚希表示會等官天安全回來,天選計劃常委的投票權暫時發生了授權,周沖的投票權轉給林覺遠,而肖軍的投票權繼續由林姍行使。
天選計劃完成一份建立月球基地可行性報告,常委們開始進行審議。建立月球基地的目的,是通過首個地外基地的建立,探索人類在不同于地球的生活模式,探索地外殖民地的建立模式,探索地外殖民地自給自足生活物質生產的模式,為人類全面大規模的宇宙遷徙,走出第一步。
建立月球基地的第一條件準備,是結合全面庇護計劃拓展成功的地球外星球糧食種植,及太空糧食種植兩個項目,可以實現基礎自給自足的糧食供給;第二條件準備,是現有月球已落地建成的幾個生活倉,已經為基地建筑建設了前期準備;第三個條件是建立基地的初期,還有地球這個最大的物資供應中心,能夠隨時向基地建立支持。
月球基地的建立步驟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規劃為建筑基礎搭建期,該時期所有的建設材料、生活物質、人員均從地球出發,可以看成是在地球完成各環節材料設計、生產,在月球通過第一批基地人員完成組裝。
主要的工程是完成月球基地建筑建設,為后續前往月球生活的人類,建設生活起居場所,并建立各種生產車間、月球糧食生產基地、全面水循環系統、空氣循環系統,建立整個適合人類生活的生態圈。
這個過程在現階段地月的人力投入比達到了1000比1,即該項目一個1月球建設施工者,需要1000個地球工作者的全面配合,每一個月球建設施工者使用的材料和物資,是需要1000個地球工作者的生產的。
第二時期,規劃為穩定生活期,該時期,第一批基地人員開始落戶基地,并在基地開始日常生活,以建成的生態圈,能夠滿足基地人員的生活,糧食生產能夠自給自足。
基地開始形成專業分工,人員能夠根據微型社會的組織架構,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通過相應的工作付出獲得相關報酬,生活物質的分配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基地人員開始穩定的生活。
建筑材料仍需要地球進行生產運送,地球還在源源不斷向基地輸送物資和人員,地球仍然為基地的后勤大后方,技術輸入方,月球基地開始全面進行各類太空環境下的實驗,為未來人類完全的太空環境作業生活,進行實驗并開始建立制訂空間各項技術指標。
這個過程,地月的人力投入比較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