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晶體的發現,整個項目的壓力,現在轉移到了肖軍身上。
碳纖維網成功的承載晶體并進行運輸,讓超固態碳晶體生成后的捕捉,也理論上變成了可控。
現在讓肖軍頭疼的是,選爐和投料環節。
拋開自己的感情因素,初步選定的大紅斑底部熔爐位置,是一種冒險。
一旦晶體投入到木星硬核或者反應不充分,項目將功虧一簣。
肖軍和官天召集了小組所有成員,他們現在再次聚焦木星。
官天的無人飛船,已經繞木星飛行了很長一段事件。
傳回的數據,一直在木星觀測小組那里處理,肖軍將木星觀測小組的數據進行了共享,讓晶體生產小組的人員,能夠全面了解木星的所有信息。
所有的數據再次進行全面分析,依然無法揭開木星那神秘大氣層下的真相。
“當年“伽利略”號探測器抵達環木星軌道?!?
“雖然繞木星飛行了很多圈,但是獲得的有關木星大氣層的探測資料,和現在的無人飛船傳回的資料基本一致,并沒有關于木星內部的資料?!?
“后來是“伽利略”號將一個探測器放到了木星上,“伽利略”號探測器自身也墜毀于木星。”
“探測器和“伽利略”號墜落的過程中傳回的數據,才讓我們對于木星大氣層內部有了更多的了解?!?
“從傳回的數據來看,木星大氣內部一樣是有著劇烈的風暴,而且伴隨著高強度的閃電?!?
“內部復雜的環境,以及這些犧牲傳回的恐怖數據,更讓我們的探索舉步維艱?!?
官天開始打破沉悶,他挑出了無法獲知更多真相的一些原因。
“如果一定要有所發現,不如我們學習“伽利略”號的犧牲,用犧牲來換取數據?!?
官天繼續提出了更為大膽的建議。
肖軍在當時專注大紅斑探索的時候,就曾想過,讓無人飛船直抵大紅斑深處進行探索。
但是當時如果做出這一決定,就是孤擲一注的選擇,一旦飛向大紅斑,飛船將成為一次性的航天器,不能再持續環木星進行飛行。
人類也失去了唯一一個木星最近的探測器,而且如果當時大紅斑出現回應人類,可能會因為沒有近距離的觀測設備,而錯失與木星守衛者的交流。
現在來看,對于大紅斑的多次廣播并沒有得到回應。
而且無人飛船環木星飛行,傳回的數據已經沒有其他突破性的資料,它的使命也到了可以終結的地步。
另外,當初擔心在木星附近探測的數據,會和地球觀測結果有出入的擔憂,也因為數據的對比被證實是多余的。
現階段地球上一樣可以滿足對木星的正常觀測。
為了獲得晶體生產所需的信息,無人飛船沖入大紅斑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肖軍決定采用官天的建議。
經過縝密的計算,無人飛船飛向大紅斑的路線被設計出來,只需要在特定位置進行變軌就可以了。
天選計劃同意了這個方案,木星觀測小組開始執行新的飛行方案。
目送著無人飛船開始飛向大紅斑,肖軍的心情沒有了以前的那種糾結。
大紅斑開始越來越近,人類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接觸它,所有人開始激動起來。
大紅斑變化莫測的氣旋越來越近,一個個細節開始凸顯。
肖軍突然再次聯想到自己觀摩的梵高星空畫作,他再次想起梵高的那句話。
“當我畫一個太陽,我希望人們感覺它在以驚人的速度旋轉,正在發出駭人的光熱巨浪?!?
這句話用來描述現在眼前的大紅斑再合適不過。
終于,無人飛船進入了大紅斑,傳回的信號還算穩定。
和開始設想的一樣,大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