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希的無人飛船,開始設定新的飛行路線,向土星飛去。
而此時,在木星附近焦急等待的晶體生產小隊也收到新的指令。
他們將現有的飛船進行了聚集,按照指令,調出了4艘做為無人飛船開赴土星,其余的飛船,暫時停留木星附近做為中轉點過渡。
至此,共5艘無人飛船開啟了土星之旅。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去探索土星,深空中5艘飛船是那么的渺小,但是人類明白,它們承載著希望。
天選計劃終于可以暫時安靜下來,等待飛船抵達土星。
正當所有人開始放松的時候,渡波文明源源不斷又傳來了信息。
它們對人類再次進行了提示,提示土星北極點的上方,存在著一個特殊的急流而持續存在的六角形風暴,是一個可疑標志。
它們描述,這個風暴是由超光子聚集而產生,同時超光子的聚集,會加強這種特殊現象的能量。
特殊的能量,讓這個六角形風暴反過來影響超光子,讓天然的超光子變的更難以捕捉。
它們建議,人類如果想順利的捕捉到天然的超光子,需要密切關注土星上六角形風暴的變化情況。
如果捕捉超光子的時候,發現超光子已經被風暴的磁場控制,需要使用技術手段將磁場進行屏蔽,才能繼續開展超光子的捕捉。
而至于如何捕捉,渡波文明提到只需要玻璃容器即可。
捕捉后的編碼過程,需要人類自己結合被捕捉的超光子,進行自我研究,確定如何編寫超光子的運行指令。
渡波文明的信息傳到這里,基本已經將超光子的特性、原理、存在和捕捉方式一次性的告知了人類。
肖軍知道5顆隕石可能隨時會再次沉寂,他還是不甘心。
他一直期待渡波文明能夠帶來更多的信息,或者能夠開始介紹一種新的事物。
讓肖軍失望的是,渡波文明提出了自身能量預警。
5顆隕石再次陷入沉寂。
肖軍找到了林覺遠,述說著心里的不甘。
“林老,做為和渡波文明的第一個會晤者,經歷了這么多事情,現在有空可以停下來仔細思考一下。”
肖軍說著說著,更多的疑惑寫在自己的臉上。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第一次能夠和地外文明直接聯系上的時間,從渡波文明的會晤正式開始,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的確時間不長。”
的確,如果不是隕石的邀請,人類可能至今還在懷疑,自己是否是宇宙中孤獨的存在。
“但是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卻是突飛猛進,這是我們自己的積累?還是渡波文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呢?”
肖軍說完,可以看出,他思考問題的角度,還是保持著以往做獨立研究者時候的獨到之處。
林覺遠對肖軍的思考表示認同,他接著肖軍的話說到。
“肖軍,我覺得不能單單從渡波文明開始會晤,來計算我們對地外文明的認知。”
“說的更夸張點,我覺得從人類抬頭仰望太空,開始思考星空中的神秘存在那一刻開始,我們已經和宇宙開始進行了連接。”
林覺遠似乎回到了小時候,仰望星空的陶醉。
“只是一直以來,文明水平發展不夠,但是我們的耐心和毅力讓我們一路走下來,是這么多年的積累,才有了近現代的知識爆發,才能有人類飛向太空。”
“我覺得渡波文明的出現只是一個催化劑,讓我們在探知宇宙的路上更早的進入了狀態。”
歷經滄桑的林覺遠說出以上的話,顯得分量十足。
肖軍并沒有想反駁林覺遠,他知道經歷的代溝無法跨越。
肖軍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和林覺遠探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