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能夠練好跳遠的人,都可以熟練掌握拋物線的知識。
那么,這是一道數學題還是一道物理題呢?
涉及到拋物線的運動軌跡,其實這不是簡單的一道高考題就能解決的。
還需要氣動專業的研究生進行氣流組織分析,然后找出在什么狀態下,以什么樣的初始速度,才能獲得更遠的跳躍距離。
陳明亮有專業的教練進行指導,現在無論是助跑,騰空,還是騰空之后的動作,以及落地之后的各動作銜接,各個該有的協調性的動作都已經掌握的不錯了,現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實戰的檢驗。
百米短跑的運動員,在跳遠上都是具有天分的。即使一次都沒有練習過,跳出6米5以上的距離也是輕而易舉,隨便努力跳一下,過7米就不在話下了。
之所以那么多田徑運動員不練習跳遠,不是他們練不好,只是因為跳遠太小眾。
簡直比1500米和3000米還小眾。
一般跳遠運動員的速度能力都還是不錯的,有些省接力隊的隊員,他的主項就是練習跳遠的。
其實在國內訓練的方向有點跑偏了,國內速度能力好爆發力強的好苗子第一選擇不是練田徑,而是練舉重。
訓練的時候再加入一點猛料,等到舉重成績國內稱雄了,到國際上也不虛。
田徑練的再好,連稱霸亞洲都做不到。
所以,我們的好苗子先是去練舉重,然后去練鉛球,再是去練跳遠,最后實在不行了,才會回來練田徑。
演播室里,體育愛好者劉飛人和央視主持人楊建在探討陳明亮的跳遠表現。
別看劉飛人現在的專業是跨欄,其實他小時候是練習跳遠的。
“你覺得陳明亮的跳遠能力會怎么樣?”楊建在和劉飛人坐在那里閑聊。
“我覺得應該會非常不錯,陳明亮向來是不打無把握的仗,作為目前世界短跑第一人,他練習跳遠比別人的優勢太大了。”
“那你覺得他能奪冠嗎?”
“這可就不好說了,國內的好手并不少,跳過8米的選手都有好幾個,我當時就是練跳遠實在看不到希望,這才轉的跨欄。”
“好的,現在陳明亮出場了,看他的表情,他這是信心滿滿啊。瞧瞧他這個動作,很懂套路啊,這是在問觀眾要掌聲。”
陳明亮真的搖頭晃腦的出場了,他還拿著號牌丈量了自己的起跑點,一副煞有介事的樣子。起跑開始!
“這個助跑節奏,真漂亮!。”劉飛人忍不住稱贊。
陳明亮的助跑真的很有范,先是來一個后仰,然后踏起小碎步,然后向前加速,步伐一步比一步快,速度簡直快到飛起。
他助跑快也是應該的,畢竟作為男子百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所以單論瞬時助跑速度的話,能夠比陳明亮跑的更快的真心不多。
跑是跳的基礎,沒有很好的速度能力,根本很難能夠跳的遠。
陳明亮越跑越快,速度已經加到了最快,然后猛的踏上踏板,騰空而起!
“看這個騰空高度!”劉飛人是懂行的,通過這個騰空高度,就可以判斷陳明亮這一跳中的表現,這明顯比別人厲害呀!
陳明亮騰空之后使用的動作也很瀟灑,就是所謂的空中漫步。
邁出幾步之后,他的雙腿盡力前身,做出了迎接落地的姿勢。
一套動作完成,陳明亮在速度的最末端落地,然后身體順勢向前傾倒。
“陳明亮跳的好遠,這是過9米線了嗎!這是過9米線了嗎!我們從電視轉播鏡頭看的好像陳明亮最后的落地點過了9米,難道他的第一跳就奔著世界紀錄去的,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楊建激動的語無倫次。
“太厲害了,太厲害了!”劉飛人也是連連驚呼。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