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里就交給末將吧。”
景山塞南門。
蘇縉和邊軍將領一同為劉鈞送行。
大捷后,又過了十五日,待姜順臣率領扶余大軍離開新化城,撤出外四府。
劉鈞認為自己已無必要留在景山塞。
畢竟經此一戰,邊軍將領俱都掌握了火器的使用技巧。
“受此重挫,扶余人短時間內定然無法再次興兵,但即便如此,邊軍絕對不能松懈,《步兵操典》上第二卷的內容要施行起來。”劉鈞說道。
蘇縉點了點頭。
如果說第一卷操典上的內容奇怪,那么第二卷的內容就更加奇怪了。
不過出于對劉鈞的信任,他相信操典上那種站成一排的戰陣配合新的火器,必然能夠發揮出更加強大的威力。
“諸位保重。”
交代了蘇縉,劉鈞翻身上馬,對其他將領拱了拱手。
“殿下保重!”眾人齊聲道,頗有些不舍。
此次在劉鈞的指揮下以微小的傷亡戰勝扶余大軍。
這讓他們對劉鈞有了信任和崇拜。
加之劉鈞體恤將士,這么一走,他們心里反倒有些空落落的。
“回去吧!”再次拱了拱手,劉鈞調轉馬頭向南而去。
身為靖王,他面對的是景州整體的事務。
自然不能像個單純的將領,只負責領軍打仗。
而且雖然擊敗了扶余大軍,但是外四府還在扶余人手中。
這是他心中一個痛點。
所以這次回去,他要利用贏來的窗口期繼續提升軍備。
下一次,他不但要重挫扶余人,還要收回外四府。
……
五天后。
劉鈞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回到了景陽城。
李然等人已得知他回來的消息,提前率領百官在城門口迎接。
“恭賀殿下大敗扶余人。”李然高聲叫道。
劉鈞尚未回來,景山塞大捷的消息便傳了回來。
這在憂慮中的景陽城引起了軒然大波。
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府衙官員,這些日子如同過了節一般,每日臉上都掛著笑容。
那可是二十萬大軍啊,只是數日間,劉鈞便用四萬余邊軍擊敗了。
此等戰功,舉世無雙!
就是那些外州的商人聽了也是唏噓不已。
“恭賀殿下!”
薛常青也在人群中,如果以前他對劉鈞只是欣賞,現在已經變成崇敬了。
他自問,自己加上蘇縉也無法完成如此壯舉。
“殿下千歲!殿下千歲!”
胡為從人群里跑出來,熟練地接過韁繩,為劉鈞牽馬。
一邊往里走,一邊舉手高喊。
“殿下千歲!”
城門內巨大的歡呼聲如同海浪一波波響起。
劉鈞怔了一下,這時才發現城內不少百姓聚集在道路兩側,自發歡呼。
李然笑道:“殿下,這就是官員和百姓們的心聲啊。”
“多謝諸位厚愛了。”劉鈞面帶微笑。
這一路走來,這樣的場面他已經遇到多次了。
他明白,自己已經成了景州人心中的希望。
正因此,他們才會全心全意地擁護他,自發為他歡呼。
入了城,劉鈞下馬,和一眾官員沿著朱雀大道向王府走去。
一面走,他一面向自發而來的百姓拱手相謝。
好不容易抓住的民心,他自然要珍惜。
面對百姓們,他當做出親民的姿態。
“鈞兒!”
回到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