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一眼窗外紛飛桃花,葉落的雙眸之上涌上一絲憂愁之意,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隱瞞,“不瞞前輩,晚輩自小生于偏遠之地,家境貧寒,又因天災之禍,以至獨身一人而處,家人離世較早,左鄰右舍以禍星而言我,為了生計,便是四處奔走,一日山中砍柴不慎掉落山谷之中,卻遇一山洞,其名為星洞,不曾想竟是仙者之洞府,其中有武技心法,只是我身無靈力,其中機關巧舍,不曾深入,只得幾本殘缺之法罷了”。
寒微看著葉落神色,微微一笑,道曰“世間之事本就世事無常,不必過于糾結,在浩瀚的星辰之中,一個人顯得太過的渺茫了,而所能留下的也只有寥寥幾卷書籍罷了,曾經的傳說也有落幕的一天,曾經的王者也有墜下神壇的一天,生又如何?死又如何?在無盡的星辰大海中,你我只是塵土罷了。道法于心,世間萬法萬道,終究在生死、陰陽、有無之論,刨開這一切,若論及道根之所在,其不在于天,也不在于地,而在于人心也”。
“但請前輩明示”。
“尋求大道,追溯本源,其若說明了,乃是以補天地之氣而滿于心也。此乃天地之外之大道也,也是我如今能看透的本源之脈,至于你如何理解,便要看你自己的悟性以及天緣”寒微緩緩而道,素手探出,其手中凝聚黑白兩道氣息,相互牽引,各處一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也。
“道法的根源本就是心也,心在其身,欲成大道,先滿其心。心之所望,乃眾欲之所求,以自身之力,以達欲望之盈滿,乃屬道法之成也。生死、陰陽、有無之論皆是大境界,然而并不滿也,其在于心,心之所大,道之所至也。道法存心,便可有天地之勢,成仙之路,并不是去外界尋求什么大道,而是歸咎本身之優劣,頓悟自身之心欲,以力而充盈,此乃成道也”寒微一一細說道。
此一番闊論,也算是如今自身所能達到的境界而感悟,至于眼前少年能夠理解多少,頓悟多少,全看他自身的悟性。
天地萬法歸根究底,乃是屬于一脈。但只因修者之 經歷不同,所修煉之方式不同,所思之路不同,所頓悟之法不同,故而才有了千萬道法之分,若是歸一,乃是氣力思之別,也是心力之不同也。
聽得其言,葉落似懂不懂,只能曉得一知半解,此也實屬正常,因實力未達,故而不可盡數領悟也。
“適才之言,若說明了一些,便是汝欲尋大道,需經歷世間之諸多變化,打坐悟道是成不了仙的,只有在不斷的歷練中,使得自己的心如明鏡一般,看透一切萬物之根本,方能頓悟大道”見得葉落神色,寒微更是以通俗的話語而論述,“若你細想,當日濕森之地,你能有一番頓悟,并不是其道法突來,而是在生死之際,又在心靜之時,看穿了子鼠的一切虛幻招式,故而萌生的道法之根也。故而,想要真正踏入道法,需不斷的去歷練、磨練”。
這般話語,葉落卻是聽得明白,當即起身,拜謝其恩。
后離開之際,寒微又囑咐言語,少年修的是罡正之氣,故而戾氣較重,需無論何時何地,都該靜心而論處,不可急功近利也。
在知曉道法之所出,乃是需要經歷人世間的諸多變化,自回房舍,便是自行頓悟一番不提,只是他始終不明其理。
而今自己意劍之實力,也算是劍術小乘,卻不知為何,感覺少些什么東西。
“也不知納蘭青現在是何境遇?可曾安否”葉落獨嘆一聲,自山河鎮而失,已然過了一年時光,那妖魔了無蹤跡,此番踏入炎龍城也是為了在荒州院會上爭得第一,奪得混沌鏡。
只是眼下此事遠沒有自己所想的那般簡單,單說地虎院便是有諸多元嬰級別的修士,更別說兩大天院天龍院與天鳳院了。
想要在兩年之后的荒州院會奪得頭名,若不頓悟大道,機會不大,似梅蝶這般掌控空間道法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