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因大王英武,我大秦才能有如此之勝,迄今為止,敵軍死傷三十余萬,俘虜七萬之眾,尤其是韓國,更是損傷最大,宜陽洛邑接連兩戰(zhàn),韓國所練秦軍,幾乎全軍覆滅。
今早傳來消息,左相率領的大軍,都能看到新鄭的城墻了,其余四國也都是元氣大傷,損傷慘重,這一戰(zhàn),就只有趙國肥義所率領的趙軍撤退的最早,陣型都未曾亂,所以也死傷最少,逃走至少有六萬之眾,已經(jīng)安然退入魏國境內了。”
此一戰(zhàn),韓國就算不廢,卻再也強不起來了,趙國大軍多半是逃走了,也不知道是天意使然,還是本該如此,趙國逃走的生力軍最多,似乎這趙國崛起,是誰也攔不住了。
對于肥義這個人,嬴蕩之前也是看過關乎他的記載的,說是每當趙雍胡服騎射變法遇到阻力時,他便會極力勸說趙雍堅持,光這一點兒信息,就能夠知道此人眼光很高,非等閑之輩。
洛邑東邊,是魏國的國都大梁,甘茂這東路大軍不向著東邊而去,反而是去了南邊的新鄭,他這追擊都深入到韓國境內了,但若想用這五萬人攻破新鄭,也是不大可能了。
“那我秦軍傷亡多少?”
說到這里,向壽的神色一沉。
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擎蒼軍最多,還剩一萬六千余人,皂游軍僅僅只有九千,黑旗軍只剩一萬兩千,至于衛(wèi)城軍,只有兩千了,十二萬五千人,只剩下這三萬九千人了,其中一半負傷,至于那四路大軍雖也有損傷,但都不嚴重,如今三路未歸,還未統(tǒng)計出來。”
只余三萬九千人,最終能不能活下來這么多,還不好說了。
戰(zhàn)地醫(yī)宮雖然一天比一天強,但還是受限于技術,很多傷重者,都救不過來,不行,這戰(zhàn)地醫(yī)宮還得加強。
整整八萬六千秦軍銳士永遠埋藏此地,可是八萬六千條鮮活的生命啊。
這么算來,這場大勝也不是聽起來的那么榮光了,攻城三月,敵軍不計生死的攻擊,死傷三十萬余,秦軍是勝了,但秦軍是在守城,而對方是在攻城。
這死傷的三十余萬中,還有不少是四路大軍的戰(zhàn)果,堪堪也就是一比四吧,這樣的雙方死傷,只能說是比慘勝好一些。
六國不統(tǒng)一,真不知道這樣的鮮血還要留上多少。
“大王莫要哀思,此戰(zhàn)大捷,大王應當高興才對!”
向壽見嬴蕩半晌不語,又接上了一句。
“寡人是該高興,我秦國大軍應該兩月就能到洛邑才對,為何足足拖了一月才來?”
那夜與姬職的對話,他可是說過,使了金銀珠寶,阻攔了秦國來支援的大軍,他當然不會相信是樗里疾,那會是呢?
“臣將大王的書信抄了十份,連續(xù)十日,都往右相樗里疾府中送信,可等了一個月過去,都不見咸陽有任何動靜。
臣唯恐有變,便率領將士兩千,親自到趕到咸陽樗里疾府中,告知了此事,右相大驚,他居然不知此事。當時宜陽情勢危機,也不可失去,臣將這剩下的事情就都交給了右相,加緊趕回了宜陽。
緊接著,宜陽與洛邑之間駐扎了韓魏二十五萬大軍,阻攔了能去洛邑的任何支援,在臣回洛邑的一個多月后,咸陽才有援軍過來,自此臣便有十六萬大軍,四日前,書信再來,四路大軍商議進攻時間,所幸大王堅守住了。”
這些事情,向壽豈能不知道嬴蕩要問,早就有了準備,現(xiàn)在是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但他并沒有夾雜自己的任何猜測,因為沒有證據(jù)的事情,始終不能當真的,他也不能誘導大王。
向壽久在宜陽,知道也就是這么多了。
嬴蕩思慮了一陣。
甘茂嬴壯們會阻攔大軍支援,這無需多說,而樗里疾全然不知道此事,很有可能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