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燕國這架勢,越像是要將這血盟一事給做大了,真要是有這么一個玩意,那秦國以后只能攻打楚國了,三晉是連碰都不敢碰了,六國互相借道行軍,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六國軍力,已經成為一體了。
樂毅這是想干什么?
六國地域,位于華夏之中,又有縱深,可四處出擊,形成軍事聯盟,那該叫什么?
叫中約嗎?
想想去年五國謀秦,姬職的計策,就是聯合諸國,遏制秦國,親自統兵來積攢威望,借用外事,扶植嬴稷,以達到秦燕交好的目的。
現在嘛,必定是看天下形勢大變,他們的計策也順勢在變,聯合小國,結成一塊,擊敗大國,內行變法,那這天下不就是燕國獨大了嗎?
嬴蕩一直將精力放在了齊楚身上,沒想到這偷偷摸摸的一個燕國,也不是什么好惹的。
戰國七雄,果然都是英雄也。
越國名存實亡,如今的越國使者,乃是越國上大夫范亥。
“越國在楚國之東,齊國之南,諸國血盟在齊國之西,楚國之北,若是能有我越國,則可自南北東西遏制齊楚,使者之言,越國贊同。”
相比戴沯,范亥就沒這么多的說辭了,因為越國連國都都破滅了,剩下的十萬大軍,就像是無根的浮萍,這樣的軍隊,又能持續多久了。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對此,他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可是樂毅則不管這三七二十一,只要能連成一塊,有足夠的聲勢,那他的目的就達到了,他這是連秦王都利用了,利用了秦楚齊三國的威勢,為燕國謀利。
嬴蕩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楚國的土地,他總歸是要的。
只是寡人的場子,成了樂毅的主場!
“三晉燕宋越,甚至加一中山,七國血盟在此,豈能不抵二強一霸也。”
好嘛,這局勢是徹底轉過來了。
剛才說到這中山國時,樓緩就有些不悅,現在更是皺著眉頭。
對了。
秦王一看,當即就反應過來,血盟也并非是鐵板一塊。
燕趙皆是覬覦中山已久,現在是趙國強大一些,燕國弱小些,燕國是以防備為主,不令趙國奪取中山。
血盟盟約,當然是不能互相攻擊了,那趙國豈不是就無法攻取中山國了。
樓緩也與秦王想到了一處,他剛要反駁,可一看韓魏沒有動靜,他登時就打消了這想法。
一時間,血盟七國你看我,我看你,各自打著各自的主意,都不說話了。
這讓屈原急的是團團轉,眼見得順風就成逆風,本來是大家一起抗秦,怎么就成了秦楚互相傷害,聯合抗齊了,不單單是他,蘇代也是一樣著急。
“哈哈,想法雖好,但利益不同,如何為伍,諸位只說防守,那進攻如何做呢,魏國想要河西,血盟出兵,事后又如何分呢,宋國想要復國,每家各出多少兵力呢,還有越國,名存實亡,血盟大軍,難道飛過我齊楚,抵達越國嗎?
好笑,真是好笑啊,燕國使者所謀,皆是為了燕國,而三晉大敵是誰,必然是秦國,非我齊國也,觀樂毅所為,實則對付我齊國,豈不與三晉相悖也。”
蘇代是看透了本質,他一出口,嬴蕩連忙接了上去,好不容易斡旋到這里了,不能再讓他給說回去。
“使者真是說得妙也,宋國乃我秦國盟也,若是魏國借道,我秦國愿起大軍二十萬,為宋國復國,此舉,也對魏國有利也!”
威脅,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上次秦國就是這樣玩的,讓齊國功敗垂成,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二十萬大軍,秦國是難湊齊了,可眼前洛邑就有近乎十萬大軍,要能借道魏國,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