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田文很急,所以蘇秦,也一樣很著急。
楚國的事情,已經就這樣定了,他再留下去,也于事無補,田文在第二日,就打算啟程離開壽春,一路北上,到臨淄見過齊王之后,再直接去燕國。
他這一趟出來,足夠久了。
天下諸國,他已經去了兩國,對于他的抗秦提議,魏國欣然,楚國挫敗,剩下的關鍵,就看這燕國了。
此刻,天剛放亮,壽春的城門,也剛剛打開,田文站在城外,在他的旁邊,還有蘇秦和楚國三閭大夫屈原。
他是要出行,而蘇秦也是要出行,至于屈原,則是來給他們送行。
經過了昨日之論,他可是對這位楚國三閭大夫,刮目相看,讓人沒有想到,楚國還能有如此大才,昨日若是沒有屈原,他這計策的第一步,很大可能就已經成功了。
“我真是沒想到啊,三閭大夫好謀劃,不僅是全了秦國,更是全了楚國也,唯一就是我齊國,不能被全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蘇秦就一直跟在他的身后,兩人同住驛館,他出門,蘇秦就出門,他出城,蘇秦就出城,做出了一副他去哪,就跟著去哪的趨勢。
田文現在也不愛搭理他,就一直和屈原在交談。
屈原聽聞,卻是搖了搖頭。
“不,是三全齊美才對,這也是全了齊王伐秦之心,我楚國,當為齊國伐秦之助,不過,這些事情,還是要等到以后細說了!”
此情此景,與四年前是何等的相似,他也是這樣送走蘇秦的。
屈原摸著下巴上的胡須,不由得想到了從前。
正是因為那一次的蘇秦使楚,給他帶來了秦王的口信,讓他在那一瞬間里,突然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他已經開始學會隱藏自己的鋒芒,也學會了對萬事萬物,換個角度去理解,這么些年來,他變了,所以這事情,也就更順利了。
現在的楚國,新軍是有了,楚國的變法,也開始了,一切和他的理想一樣,在一步步地來,他甚至開始有些欣賞秦王了,不同陣營是不假,但這也不能阻礙,他對秦王的想法。
“哈哈,三全,三全,的確是三全也!”
說到這些,田文露出一絲的苦笑。
計策之中,燕楚為重,楚國已經失敗了,那剩下的燕國之行,他就一定不能再出紕漏了。
“齊相深得齊王之重用,又為公族之首也,可以說,在齊王之下,齊國當以齊相為首也,齊相之舉,也能左右齊王之策。
在此臨別之際,原只有一事請教,此番我楚國之舉,與齊相之策相悖,可以說忤逆齊相之意,那齊相謀秦之策,不會受此影響吧?”
田文的志向,也能代表齊王的志向,屈原這樣問,是想讓自己心安,也是想讓自己早做準備。
當年楚國滅越,足足是謀劃了五年之久,更何況是謀秦這樣的大事情。
田文一笑,他望了望在一旁的蘇秦,神情變得異常堅毅起來,這已經是他畢生的心愿了。
而蘇秦那個老策士,正坐在車轅上,眼睛四處看來看去,這么近的距離,怎么能聽不清楚兩人的談話呢。
“討伐秦國,乃田文此生之志,更是我齊之長策,若是秦國不能弱,天下諸國都危矣,此事怎可能廢之,你我不為一國,當然不能為之一謀,但在這伐秦一事上,吾與天下之國,盡皆能一謀也!”
說這話時,田文的聲音可是揚高了八度,他就是讓蘇秦聽得清楚。
當年高舉抗秦這桿的大旗的,可不就是蘇秦嘛,現在蘇秦為秦所謀,這就有點屠龍勇士,終成惡龍的意味了。
“嘿嘿,你這話老夫第一個贊同,我久居齊國,素知孟嘗君之志,也常說能明天下之事者,非孟嘗君也,如今我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