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臣所來秦國時,就曾聞之,秦王雄辯不亞于孟子也,今日一見,真是如此,這三帝會盟者,乃是齊秦燕,縱然互相征伐,違背盟約者,也是齊燕,秦王又何故去攻伐趙國呢?
再者,齊秦燕三國,乃三帝之盟,這三帝當中,北帝姬職,名不副實,乃為虛也,唯有我齊秦二國,方為實也,秦王何須做這圖虛,而不務實之事呢,難道我齊,還沒有一區區燕國重要?”
看來那自相矛盾的話,戴宕是再也接不下去了,他只好調轉槍頭,將話題再度岔開了。
“依著宋公所言,寡人就該不攻趙國,對那燕國,也當不管不顧也!”
戴宕聞之點頭,這次他沒再多言。
直到現在,他還有些摸不清楚,這位秦王到底是什么路數,他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又那樣說,還時不時地嘲弄一下。
戴宕這個人,少時讀書,所學不少,可他最通的,乃是魯國儒家之學,其人雖然博學,可腦子是萬萬沒有嬴蕩,這般的靈活,他這個人,還頗有些古板的意味,可以說,對上嬴蕩這樣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是完全沒有招架之力的。
所以他選擇,能少說的時候,就一定要少說,免得失言。
可秦王這樣做,難道就只是惡趣味嘛,不,他除了惡趣味,還要試探一下,齊趙之間,到底怎么樣了。
宋公,乃齊國重臣,齊趙就算秘密聯盟,他也當知也。
“這么一來,寡人就明白了,宋公還是很怕我秦舉兵攻伐趙國,這只能說明一事,齊趙兩國,當有盟約也。寡人嘗聞,齊大將軍匡章去年有入趙之舉,其后齊趙兩國,就是來往緊密,這讓寡人冥思苦想方才明白,齊趙兩國皆有共同之敵,那就是燕國。
寡人還聽說,趙侯部署五萬飛騎北上,征伐林胡,可云中郡北,還有多少林胡呢,怕是這五萬飛騎,就是突襲中山國都靈壽之用,可見我戰卒之精,趙侯俱通也。
還有趙國國內,以肥義為將軍,似乎有點兵之舉,莫非這也是要攻伐中山,以如此之力,中山必滅,況且燕國忙于南戰齊國,豈能有顧,真是好算計!
倘若趙國以西面牽制燕國,燕國必敗于齊,姬職乃寡人之兄,真要是這樣,那寡人就要將宋公給扣下,再派遣信使,火速告知大兄也!”
戴宕又是驚訝。
他哪能想到,秦王會這樣說,齊國的策略,盡皆被他說中,現在是否認也不好,承認也不好,所以又一次選擇了閉口,看秦王到底要如何。
他是不說話了,可嬴蕩還是沒停下來,對于齊趙暗中聯合之舉,他已經猜到一些,現在所求的,不過就是確定下來罷了。
秦國對韓國,到了勢在必行的地步,他倒是希望,齊趙快點去攻打燕國,不要再管西方這一攤子事了,他也沒有援助燕國之心,在韓國沒有徹底廢掉之前,攻趙并非秦國最好的選擇。
“宋公不語,看來是對了,該是如此啊,齊趙攻燕國,兩相夾擊,燕國必敗,到時候齊國不僅可以奪回失地,更是可以奪取燕之地,以強盛國力,還有那趙國,得中山之國,國力也必定增強,好算計啊,那這天下間,將一下子有了兩強也!”
見秦王又繼續說道,戴宕心知,齊趙之策,早已被秦王洞悉,他現在不接話,是不成了。
“果英明之主也,秦王隔岸觀火,不也是能得利嗎,三國交戰,三國皆有損傷,秦王霸主之位,必會無從撼動,外臣今日使秦,乃是受我王之令,特向秦王上,稟此事,東西二帝,既為聯盟,我王攻伐之舉,秦王也當知也!”
戴宕是順勢而下,直接說出他此行的目的,就看秦王能給出何樣的結果呢?
只見秦王大笑。
“哈哈,使者一來,就不該對寡人存隱瞞之心,寡人倒是不會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