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玄清道。
青云門諸般奇術妙法的根本,便是此功法。乃是兩千年前青云子祖師于那一本無名古卷之上領悟而出,經過歷代青云宗師精研,時至今日,已是奪天地造化、玄妙無匹的無上道法。太極玄清道共有玉清、上清、太清三個大境界,其中,玉清第一層,乃是基礎之中的基礎,功用只在于兩個字練氣。
修煉者,靜坐之下,放空心靈諸般雜念煩惱,與天地同息,繼而引天地靈氣入體行大周天運轉,借此感悟天地之造化。若能引入靈氣在體內連行三十六個大周天,則自身經脈穩固,可修煉更高境界。
一言以蔽之,太極玄清道的第一層,便在于“引氣入體”,練氣固本培元。法訣要素,不過數百字,字字精髓珠璣,宋大仁初為人師,講解詳盡細致,甚至修煉過程之中的要點訣竅,也毫不藏私,一一講訴。
無奈秦燁毫無修煉基礎,甚至經脈穴道也絲毫不識,教授起來甚是困難。不過,宋大仁只當他年紀幼小,并未介意,耐著性子一點一點從零講解。隨著講解深入,秦燁成熟的思維便發揮作用,往往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引得宋大仁暗暗驚奇。
一轉眼,天色便暗了下來,其間吃食用飯,兩人也是匆匆而過。直到宋大仁提醒,秦燁才驚訝發覺,一日時間竟已過去,他自己都未曾想到,經歷了世俗的摸爬打滾之后,性子憊懶的他居然也會有如此認真學習的時候。
宋大仁見他依依不舍,心里好笑,也為他勤勉好學而高興,道“今日暫且到此,明日你做了功課,下午咱們再接著修學道法便是。”
秦燁收獲良多,正要好生消化消化,自無不可“是,師兄。”
宋大仁又道“我大竹峰一脈入門弟子的功課,是與黑節竹相關。小師弟,你初入門中,年幼力弱,一日功課便砍伐一棵黑節竹即可。”
秦燁讀過原著,知曉那黑節竹不同尋常,自然不敢小覷,點頭答道“師兄,我知道了。”
宋大仁對他的乖巧懂事很滿意,怕他不知道功課的緣由和重要性,便主動講解道“入門弟子的功課,一共要做三年,其目的在于鍛煉體魄,以期身強體壯。修道者雖以道法修行為主要,但身體卻是道法的根基,根基雄厚者,方能駕馭更多深奧幽玄之法。師弟,咱們當中,暫時只有你一人要做入門功課,你可不能偷懶耍滑,敷衍了事,壞了自身修道根基啊。”
秦燁讓他說得心頭一虛,做慣了體弱力虛的宅男,驟然要他堅持鍛煉體魄,他有些不習慣。不過,他也知道宋大仁諄諄叮囑,乃是為了他好,便答應下來“大師兄放心,我一定不會懈怠的。”
宋大仁笑著點頭“走,吃飯去吧。”
大竹峰的夜晚,靜謐安寧。夜空澄凈如墨,群星璀璨,高大的青云山上觀看星空,仿佛離天更近,觸手便可摘取星辰一般。明月皎皎,月光如水。大竹峰上,唯有細碎的蟲鳴,以及一兩聲隱約的犬吠,便再沒了其他聲響。
秦燁用了飯,盤坐床榻認真回想了一遍宋大仁教授的法訣關竅,便歇息了。翌日他起了個大早,與師父師娘見了禮,同眾師兄弟打了招呼,吃了早飯,提了一柄柴刀徑自去了后山。昨日宋大仁帶著他走過一趟,今天只剩他一個人去。
同樣的路,但他卻走得頗為費勁,半個時辰之后,爬上后山時秦燁氣喘吁吁,身上汗水直冒。疲乏之下,他也不挑地方,找了個視野開闊之處便坐下歇氣。舉目遠眺,天際薄薄的云霧之中,一團氤氳暖色的朝陽正自慢慢跳出云海,高聳的大竹峰,連綿竹海在微風里泛起浪濤,竟有些連峰去天不盈尺之錯覺。
往昔鋼鐵森林之中,何曾見過這般壯麗自然美景?秦燁一時竟怔怔的看得癡了。
好半晌,一陣微風吹拂而過,竹林里枝葉摩挲,沙沙作響。涼爽的氣息,讓秦燁回過神來,一拍腦袋,懊惱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