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她老人家今年七十有七,眼不花,耳不聾,面色紅潤,氣質雍容。一看就是一輩子舒舒坦坦沒經歷過糟心事兒的。
這一切,多虧了前朝陳家那位驕奢淫逸且昏庸無能的皇帝。
這老賀家自先皇一脈往上數三代皆為前朝重臣,為他老陳家開疆擴土,殫精竭慮,在民間享有盛譽。這自然招來了陳氏皇帝的忌憚,陳氏逐漸將賀家的兵權收回,又在朝堂上縱容饞臣打壓,先皇的日子,過得是如履薄冰。
先皇四十歲時,北漠外族突然聯手舉軍進犯。朝中武將青黃不接,戰事迫在眉睫,先皇臨危受命,帥眾部前往邊關,這一戰便是三年,將敵軍打得再無還手之力。豈料這陳氏皇帝真真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他害怕先皇功高蓋主,竟是在大軍得勝還朝之時軟禁了賀氏全族,逼著先皇在城門外卸甲。
先皇那個氣啊,就找了個清君側的由頭開打。
陳氏皇帝那個狠啊,就把先皇一家老小全都給殺了。
后來,先皇帥軍攻入皇宮,殺了幾個不對盤的大臣,又嚇得皇帝退位自盡。大局初定,他老人家倒是沒有急著自立為帝,而是選了個陳氏的幼子,做起了攝政王。
先皇的原配圣元皇后是個頂頂聰穎賢惠的女子,將家中諸事打理得緊緊有條,妻妾和睦,子孫賢孝,極得先皇愛重。圣元皇后仙逝,先皇悲痛欲絕,奈何賀家不可絕后,先皇便迎娶了麾下大將楊將軍的女兒,后宅只得一人。這便是如今的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嫁入攝政王府時,先皇已是權傾天下,再加上攝政王府沒有別的女人,太后她老人家,一輩子沒經歷過宮斗宅斗的,可不就一世順遂嗎。
后來,那陳家小皇帝莫名其妙地駕崩了,陳家再無嫡系男子,先皇便在六十五歲時登基為帝,沒幾年,也就去了。
要說太后娘娘一生之中唯一的坎坷,大約就是十七年前的一場重病了。
太后娘娘的耳順之年,重病纏身,太醫院日夜照料,眾嬪妃日夜祈福,皇帝陛下更是下了齋戒的旨意,又請了高僧誦經,巫士驅邪,幾乎到了聽天由命的地步。太后高熱三日不退,最后已經連湯藥都喂不下去了,闔宮上下都暗自做好了守孝的準備。
正此時,宮外面傳來消息,安王妃生了。
安王妃生下了賀長壽,太后娘娘突然醒轉了過來,高熱也退了,還能喝下半碗粥。陛下欣喜若狂,下旨讓安王妃帶著剛剛出生不足三日的賀長壽進宮來給太后娘娘看看,這一看,太后娘娘便痊愈了。
如此,賀長壽可不就成了寶貝疙瘩了嗎!
泰安宮內,一眾后妃依序而坐,輕聲談笑著。忽聽得賀長壽在殿外候著,老太后便是急急喊道,“快,快進來...”
賀長壽尚等不及太監回稟,便徑自邁入正殿,小跑著跪到太后娘娘腳邊,抱著老太后的腿,一口一個太祖母地叫著,給老太后高興得合不攏嘴...“快起來!快起來!地上涼!莫過了寒氣!”
“長壽日日思念太祖母,太祖母可有想念長壽?”賀長壽撒嬌的功夫實屬一流,不僅給老太后哄得高興,連身旁一堆嬪妃們也是笑逐顏開的。
“哀家的小長壽,快讓太祖母看看,可是瘦了?可是在外面吃了苦?”太后說著,便上上下下來來回回地打量著賀長壽,可勁兒的心疼。
“沒有吃苦!”賀長壽見著太后是真真的高興,太后疼愛他,又總是慣著,可他卻不敢什么事兒都告訴太后。這便只能報喜不報憂,哄著老太后說道,“孫兒這是太想念太祖母了,想您想瘦的!”
“這小嘴甜得,難怪太后娘娘最是疼愛!”皇后娘娘鄭氏,是太子殿下的生母,長得一副端莊嚴肅的模樣,說起話來也沒有音調起伏,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時刻都在問罪呢。“母后您啊,都把他給寵壞了!”
眾人應和著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