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的山林清幽而又寧謐。蟲鳴鳥啼,星光掩映,微風(fēng)輕拂,樹影婆娑。
眾人跟隨小丁來到那小片空地,見到了地上躺著的兩頭巨狼,全都驚駭不已。
就在剛才小丁說出他打死了兩頭灰狼的時(shí)候,眾人都還在嘲笑他傻透了腔,說他胡說八道。人家剛剛議論完兩頭巨狼吃了不少人,你就說你打死了兩頭狼,這不是傻是啥?你咋不說你能上天呢?就你那傻樣,喂狼還差不多,還能打狼?
然而,小丁聽到大家的譏諷后并沒有解釋什么,他拉著趙來喜轉(zhuǎn)身就走。眾人面面相覷,雖然不太相信小丁說的,但也擔(dān)心小丁和趙來喜的安全,再加上好奇心使然,便也都尾隨著跟了過來。
當(dāng)眾人看到那兩頭死狼時(shí),大家再看小丁的眼光,都開始不一樣了。
難怪小丁渾身上下弄得跟血葫蘆似的,他身上的傷,原來真是與狼搏斗時(shí)留下的呢。
這兩頭狼一公一母,體形雖然沒有眾人談?wù)摃r(shí)說的那么夸張,卻也比牛犢子小不了多少。而且看那狼的筋骨,十分強(qiáng)壯,那狼嘴張開的話,都能咬住一個(gè)成人的大半顆頭顱。
眾人以為兩頭狼都是小丁自己打死的,只有小丁自己心里清楚,他只是殺死了一頭,另外一頭是被自己稀里糊涂給砸死的。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為什么自己會(huì)從天而降砸死那頭狼,就更別說跟眾人解釋這件事了,于是他什么也不說,默認(rèn)了自己打死兩頭狼這件事。
小丁扛起那頭公狼,趙來喜連忙過來幫忙,小丁也沒有拒絕。
“今天辛苦大家了,一會(huì)兒回去,大家都去我岳丈家,咱們一起燉狼肉吃!”趙來喜邊招呼著眾人抬起另外一頭狼,邊邀請大家。
“好嘞!回去吃狼肉去……”
“我都半年沒見過肉星了……”
“吃狼肉,吃狼肉,狼心別忘了給我留一塊!”
“哈哈,狼鞭也給你留著!大補(bǔ)!”
“還有狼蛋,都給你吃,省得你婆娘總罵你沒用!”
“哈哈哈哈……”
“……”
眾人聽說今晚有肉吃,心情都舒暢起來,高高興興,嬉嬉鬧鬧,抬著兩頭狼朝山下走去。
路上小丁跟趙來喜聊天,說自己頭部可能是受了傷,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他讓趙來喜簡單介紹了一下和自己有關(guān)的情況。
據(jù)趙來喜說,小丁大名叫田小丁,小名叫小雞,今年二十二歲。
村里人有給孩子起小名的習(xí)慣,而且大家都信奉“小孩子起個(gè)賤名好養(yǎng)活”這句前輩們留下來的老話兒,于是“狗娃”、“狗蛋”、“二牛”、“三驢子”等等等,一系列和家禽、家畜或者其它動(dòng)物有關(guān)的名字就都光榮地誕生了。
不僅小丁有小名,小丁家里還有三個(gè)妹妹一個(gè)弟弟,都有小名。他們分別被叫做小鴨、小鵝、小狗、小豬。
小丁聽趙來喜講到這里,一下子忍不住笑了出來。合著這一家兄弟姐妹五人,小雞小鴨小鵝小狗小豬,都湊全了!
“呵呵,這得說是你爹——也就是我岳丈——田大寶太有才了。聽你娘說,你們的名字都是你爹給起的。”趙來喜自己講著,也有些忍俊不禁。
“哦,那我叫田小丁,我的弟弟妹妹們大名都叫什么呢?”小丁感覺自己那個(gè)還沒見過面的爹似乎有些奇葩,為什么腦子里對他一點(diǎn)印象都沒有呢?
“你大妹妹叫田小丫(小鴨),今年十八歲,三年前和我成了親;你二妹叫田小娥(小鵝),今年十四歲,還未出嫁;你弟弟叫田小福(小狗),今年十一歲,能跟著下地干些雜活了;你小妹妹叫田小珠(小豬),今年剛五歲,也能幫忙做不少事呢。”趙來喜一一介紹著,驀地發(fā)現(xiàn)大舅哥今天雖然腦子有點(diǎn)糊涂,但貌似不似以前那么呆滯了。
記得剛與小丫成親那會(huì)兒,丈母娘李氏就曾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