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承忽聽關內大亂,連忙扭頭向身后望去,只見關城內的士兵們此時已經倒了一地。仔細再看,才發現關城南北兩側的山崖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不少大宋國的軍隊,那些士兵正在朝著關城之內投擲竹矛,也有用連弩車發射竹矛的,也有用弓箭朝下面射羽箭的。
關城之內現在已經亂作了一團,有不少士兵,都已被竹矛和羽箭射中,非死即傷,慘嚎聲一片。崖頂又有人將干枯的細小竹枝、竹葉捆綁在一起,然后點燃,從上面拋下來,引燃了關城內胡人士兵居住的帳篷和營房。
三萬多人駐扎關內,營房和帳篷占地那也是很大一片的,目標極大。三萬人也都分散在關內各處,各忙各的,守城的守城,搬運的搬運,備戰的備戰。現在卻都成了活靶子。山崖頂上大宋國的士兵,居高臨下,占據地利,在小丁和羅司懋的指揮下,向下投射竹矛、羽箭,得心應手。
小丁帶兵駐在洛水關北側山崖,羅司懋率兵駐在洛水關南側山崖。兩人聽見高婉君發放的信炮后,就已經做好了進攻的準備了。等見到大宋國軍隊開始正式攻關之時,兩人同時下令讓手下士兵開始行動。于是,兩隊士兵在山崖頂上遙相呼應,按照事先的計劃,紛紛朝著關內投射竹矛、羽箭,
同時,當小丁看到關內眾多的營房和帳篷時,他又想起了放火這一招,于是又命令手下人把昨天削砍下來的那些細小竹枝、竹葉捆綁在一燃,然后丟到關內胡人的營房和帳篷之中。
果然,這一招縱火之計,效果很是顯著,不一會兒,胡人的營帳就燃燒了起來。
羅司懋見小丁派人放火,他也不甘落后,同樣也命令手下士兵學著對面山崖上的士兵那樣,開始放火。
結果,關城之內火勢一起,關內的士兵們馬上就亂套了。他們想要救火,卻還需要躲避上面拋擲下來的竹矛和冷箭。可兩側山崖上的竹矛和羽箭,準備十分充足。就像下雨一般,從山崖頂上不斷射落下來,令關城內的士兵們無處可躲。
李道承眼見關內這種情形,手下士兵們損失慘重,心知這洛水關今日算是守不住了。不由急火攻心,心下一痛,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他身旁的侍衛連忙伸手扶住李道承搖晃的身子,連聲叫道“皇子殿下,皇子殿下,您這是怎么啦?”
一旁的軍師毛延順,看了一眼關前正要沖殺過來的大宋國軍隊,又看了看關內已被點燃的營房和帳篷,還有東倒西歪的傷亡士兵。長嘆一聲,說道“大皇子,我看這洛水關我們今天是守不住了,我們還是趁早撤回河西吧!”
洛水關的西側是賀蘭山脈和黃河。毛延順說的河西就是指黃河以西。眾所周知,黃河整體是呈幾字形流向。而洛水關所在的這處位置,正是黃河幾字形由南向北流向的那一段位置。
毛延順想的是,反正洛水關今天也是守不住了,不如趁早退回大夏國國內。退到黃河以西,黃河就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大宋國的軍隊即便是繼續追趕,到時候也是會被黃河攔住去路的。
李道承盡管心有不甘,可是現實擺在眼前,他現在若是不撤退,死命硬撐到底的話,他手下這三萬來人,估計就都得葬送在洛水關里,他自己能不能活著回去都是未知數。所以,他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就顫抖著下達了命令“全體棄關撤退!”
這時,高婉君已經指揮著士兵攻到了關前,士兵們正在用沖車和木杠在撞擊著關城的城門。
本來守城的士兵還有心思抵抗一番的,后來見關內失了火,山崖頂上又不時地往下拋著竹矛,說不定哪下不注意,就會被竹矛給射中。因此他們早已亂了軍心,還哪里有心思繼續抵抗攻城軍啊!
聽見李道承的撤退命令,胡人士兵全都放棄了抵抗,打開洛水關西側的城門,潮水一般地涌出了關城。
李道承、毛延順、李萬通等人也在幾位大夏國武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