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前去皇宮領(lǐng)賞,結(jié)果這位皇帝宋垕霆,卻是個優(yōu)柔寡斷的人,賞賜個臣子還要征求眾位文武的意見。
可是,這滿朝文武卻是意見不統(tǒng)一。文官一派,武官一派。武官希望皇帝封小丁高官,壯大武官隊伍,便堅持力薦;文官擔(dān)心皇帝封小丁官職太高,影響到文官這派,就極力阻止。
小丁站在一旁冷眼旁觀,暗嘆,看來這朝堂之爭歷朝歷代都是存在的啊!官僚派系之間的相爭從古至今就沒有斷過。這種派系之間的爭斗,多數(shù)都是為了個人自身的利益,即便是為了國家大事出現(xiàn)分歧,每位大臣多數(shù)也都是站在自身的利益上來闡述自己的政治思想,這樣一來,國家重臣之間的內(nèi)斗,會直接阻礙社會的發(fā)展,甚至影響歷史的進程。
比如,歷史上宋朝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剛一開始就因為派系政見的不同,出現(xiàn)了分歧,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極力反對變法,而以王安石等人為核心的維新派則極力主張變法。結(jié)果,王安石變法最終只實施了一段時間就終止了,其中很多官員還因為變法一事而丟掉了官職甚至性命。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蘇軾蘇東坡,他因變法一事政見的不同,受到朝廷官員派系的排擠,官職一再被貶,最后死在了復(fù)任的途中。
再比如,明朝末年的東林黨,誤國誤民,最后葬送了大明江山。這便是朝廷大臣營私結(jié)黨的最大弊端。甚至有很多忠臣良將都是因為派系不同,而慘遭陷害。
小丁看到這文武大臣因為對自己如何加封這樣一件小事就爭執(zhí)起來,心里更是不喜這朝廷的官場了。
于是,他一再向皇帝提出要求解甲歸田,回家種地去,遠離這些官員的派系。免得日后站錯了隊,受到牽連。
皇帝宋垕霆見小丁如此說了,便也就順了小丁的意愿,說道“既然田愛卿一心想要解甲歸田,那么朕就免去你新泉縣都統(tǒng)的職位,但你在這次戰(zhàn)爭中,功勛不可磨滅,朕便封你為平西將軍,享有正五品將軍官階俸祿。官職就暫不封賞了。另外賞賜你將軍府一座,正好前段時間兵部尚書桓元青告老還鄉(xiāng),他的府邸現(xiàn)在空出來了,就賞賜給你作為將軍府吧!然后再賜你黃金五百兩,宮廷特供錦緞二十匹。至于田地,中州西北石橋縣的土地你不想要,那就算了,你可以用我賞你的金子自己另行購買吧。”
“微臣謝主隆恩!”小丁跪地拜謝道。心說,這回終于可以回家了。
得了個將軍的頭銜,給了一座宅子,還是蠻不錯的。這時代的官職和官階是分開的。官職是擁有實權(quán)的職位,負責(zé)具體的差事;而官階只是相當于級別,沒有實權(quán),但享有俸祿,官階越高,享有的俸祿就越高。這時代的俸祿就相當于后世的工資待遇。
小丁的平西將軍官階,相當于正五品官,因此可以享有正五品官員的俸祿待遇。這就說明,小丁從今以后就已成為國家正式的公務(wù)員了,不用上班工作,卻可以領(lǐng)工資。
眾文武大臣見皇帝如此封賞小丁,倒也沒有什么異議。因為皇帝并沒有封給小丁什么重要的職權(quán),所以文官那邊也就不在乎了。而武官這邊見小丁雖沒得到官職,卻是小丁自己的意愿,便也不再勸諫皇帝封小丁的官了。
封賞完小丁,宋垕霆接著又封賞了高婉君、羅司懋等此次戰(zhàn)爭中所有有功之人。賞賜他們了一些金銀財寶,錦緞布帛等物。
包括遠在邊疆戍邊的黃文龍,皇帝也一并賞賜了不少財物,然后派專人送往邊疆。接著又與吏部尚書秦高朗商議了一下,往九原、云中兩個郡縣也派遣了新的官員去赴任,負責(zé)召回人口,重新建設(shè)兩個郡縣。
同時,又下一道圣旨給雍州知州周嗣遠和雍州刺史費文,命他們盡量多撥撫恤金給戰(zhàn)死將士的家屬作為補償。
處理完所有朝政,早朝結(jié)束。
小丁跟隨眾位官員退出金鑾大殿。路上,高老王爺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