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主仆住進冀州城的一家客棧。睡醒一覺,醒來已經是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了。
在這時代的民間,也有把二月二這天稱作“龍頭節”、“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青龍節”等。傳說潛龍在每年的這一天都從沉睡中蘇醒,田里的農民也在這一天開始忙活。在南方,這天還是“土地誕”的日子,有些人還會在今天到廟里燒香拜土地神,祈求來年“有田有地”(因土地神在傳統上是掌管土地的神靈)。
不過,在北方,二月二還是不能夠開始春耕的。畢竟這時代的北方要比南方寒冷很多。不過,民間也有在二月二這天,民間卻是有在這天舞龍耍獅的,來慶祝龍抬頭,萬物開始蘇醒。
可惜,今天外面路上全是積雪,舞龍耍獅應該是不行了。小丁將房間的窗子打開了一條縫,朝著外面的街上觀望著。
見大雪過后,整個冀州城都已經成了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因為天冷,大街上的行人很少,卻有幾條狗在奔跑追逐嬉戲,樂此不疲。小丁看見在雪地里來回奔跑的狗,忽然想起穿越前曾讀過的一首打油詩來“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據說這首打油詩就是唐代一名名叫張打油的讀書人寫的,因此后人便把他寫的這種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的詩稱為“打油詩”了。
小丁正在胡思亂想,忽然眼角余光瞥見街角處人影一閃,然后走到了房屋之后,不見了。
然而,如今小丁目光敏銳異常,已經非同常人。即便是看這一閃而過的人影,他卻也感覺到了這個身影似乎有些熟悉,一時間又有些想不起來是誰,心下里便有了些許疑惑。
暗想,這冀州城里,貌似沒有自己熟悉的人啊!怎么會看到熟悉的身影呢?
想了半天,沒想起來,索性也就不去想。梳洗了一下,叫上劉三和江氏母子下樓去大廳里吃早飯。
因為昨晚的雪很大,小丁決定先在冀州城里休息一天,然后再趕路。一是因為連日趕路確實需要休整一下;二是想等官路上有車馬走出來痕跡之后,再駕車北上,可能路會更好走一些。
于是小丁便在客棧里貓了一天,練了一天的功法,到了傍晚,他見街上的雪基本上已經被各家各戶都已經清理干凈了,這才吃了晚飯后,帶著劉三和江氏母子,去街上閑逛。
冀州城的夜市還算是熱鬧,或許是白天人們憋得太久,晚上就全都出來了。
街邊上擺攤的各種各樣的小買賣,各種吆喝聲,此起彼伏。人流雖然沒有過年過節時候那么多,卻也仨一群倆一伙的一隊接著一隊的過。
主仆幾人邊走邊閑聊著,順便還會買些小吃給江氏的兒子鐵蛋。樂得鐵蛋蹦蹦跳跳的。
幾人正向前走著,小丁忽然聽見一陣蒼老的吆喝聲傳入耳中“孟婆湯嘍,賣孟婆湯嘍!一口出世甜,二口叛逆辣,三口珍惜酸,四口情債苦,五口身心麻,最后一口為白水,淡了口中味,忘了前塵事,泯了愛恩仇……”
賣孟婆湯?小丁好奇,心想,還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連孟婆都離開奈何橋,來到冀州城里賣湯賺錢了啊!
小丁心中哂笑,卻是帶著劉三和江氏朝著聲音來源的方向走了過去,由于獵奇心理,他想過去看個究竟。
向前沒走多遠,小丁就看到一個攤位之上,圍著不少人在那里。
小丁也與劉三等人湊了過去。剛走到人群外圍,小丁就聽見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說道“孟婆,再給我來一碗湯吧!”
然后就就聽剛才那個蒼老的聲音說道“姑娘,你這是第七碗了!”
小丁擠進人群,只見攤位上面有一口大鍋,里面正煮著不知道是什么湯。鍋的后面站著一位蒼老的婆婆,她身形佝僂,皮膚褶皺,臉上帶著一個鬼面面具,顯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