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連弩車啊,我們剛才城頭上發射的幾輪,也射死他們好幾頭大象呢。我們可以用連弩車來對付他們的象兵啊!”
“不可,我在陣前看得清楚,對方蠻兵手持藤盾,可以阻擋我軍的連弩車。而且他們蠻兵身上大多都穿有藤甲,十分堅韌,刀槍不入。有了藤盾和藤甲的掩護,我軍的弩箭對對方的威脅不大。即便我軍連弩車的矛弩射穿了對方的藤盾,但大多也會卡在盾上,就算不卡在盾上,穿過去之后,力量已經小了很多,那大象皮糙肉厚,射到身上,也無法傷害到它們。”坐在一旁的高宏休開了口。他去了兩軍陣前,因此看的清楚。
小丁點了點頭,聽見高宏休提到藤盾和藤甲這兩個詞匯,忽然想起穿越前看,里面諸葛亮火燒孟獲藤甲兵的故事。里所描述的藤甲,所用的藤蔓乃是生于西南地區的山間林中,盤于石壁之上,藤甲編好后,浸于油中,半年后方取出曬干,曬后再浸于油中,反復多次,所以刀槍不入。
小丁不知道今天他所看到的對方那些蠻兵們所配備的藤甲和藤盾,與里所描述的那種藤甲,是不是相同的東西,或者相同的制作方法。
不過,這并不重要,因為,只要是藤蔓制作的,肯定就會怕火燒。
當初諸葛亮是命令魏延領兵,半月之內十五次連敗,把南蠻軍引入了盤蛇谷,然后利用了黑油柜車和大量火藥,將對方的藤甲軍全部燒死在盤蛇谷內。
而自己現在,既無大量火藥和黑油柜車,也沒有盤蛇谷那樣的地形來引誘對方上當。所以,想要模仿諸葛亮的計策,還是有些難度的。
不過,小丁是個善于靈活變通之人,既然不能完全模仿,那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變通一下也是可以的。
當然,用火燒這個方法是完全可以采用的,至于如何使用這個火燒法,卻是需要仔細斟酌一下的。
于是,小丁進入了沉思之中,他在想,如何來火燒對方的象兵呢?
PS:文中近幾章中,所提到的“騰甲”一詞,正確應為“藤甲”,此是筆誤,近期將會找時間改正。另外提醒各位讀者一下,本書首發于縱橫中文網,看正版原版,章節不會錯亂,文中錯誤會及時更正。其他網站不會同步更正錯誤的。看好書看正版,請到縱橫中文網或下載縱橫p觀看。歡迎大家閱讀!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