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與宋寅梓率兵攻占皇宮之后,新皇帝宋寅定以及他的妃子們,還有當初曾經支持過他的那些大臣們,主要的核心成員,全部都成了階下囚。
宋寅梓與群臣,商議了登基繼位的事情后,大家散去,皇宮里只剩下了小丁,和韓家兄弟所帶領的軍隊。
宮內的御林軍多數都已戰死,剩下少數的或已投降,或已被擒。小丁讓韓家兄弟去處理這些御林軍,還有那些被俘的大內侍衛們,他們若肯投降,就放了他們,若是不肯投降就直接殺了了事。
于是,那些被俘的御林軍和大內侍衛們,一見韓家兄弟這邊并不是說說嚇唬而已,不投降是真的要被殺頭的,于是在親眼見到數個死硬到底的人被砍頭后,一個個全都老老實實投降了。
宋寅定和他的妃子們,也都從偏殿里,給轉進了天牢里,宋寅梓命人給他們單獨安排了一個單獨牢房,要不然,牢里的那些原有囚犯,多數都是些江湖大盜之類,并非是什么善類,要是宋寅定他們與這些人關在一起,弄不好都得被這些人給折騰死。
不管怎么說,宋寅定都是宋寅梓的七哥,宋寅梓對宋寅定還是念有一些手足之情的。
當天晚上,宋寅梓讓太監們準備了房間,他與小丁都住在了皇宮里。
第二天一早,大臣們一如既往的前來上早朝,宋寅梓雖未登基,卻也要主持處理一些國事。
因為捉拿了不少當初支持宋寅定的官員,現在很多官位都出現了空缺。很多還是重要職位,比如丞相、太尉這種高層職位,總是需要有人前來擔起大任才行。
于是宋寅梓便提拔了一些官員臨時頂替上去,至少要在自己登基之前先把相應的工作接替下來才行。
至于登基大典,日期已經由禮部和司禮太監商定出來,定在十月十二這天,與宋寅梓匯報后,宋寅梓沒有異議,便最終確定下來。
然后就是對宋寅定以及之前擁護他的那些官員的審訊。這件事宋寅梓已經全都交給了三法司來執行這件事。
大宋國的三法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與后世歷史中明清時期的三法司名稱略有不同,歷史上明清時期的三法司指的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刑部,歷朝歷代都是主管刑罰,制定刑法等事務,多數時候都是執行機構。
大理寺,相當于后世的最高法院,掌管刑獄案件審理等事務,是全國最高的法律機構。其最高官階名為大理寺卿。
御史臺,與后世歷史中的都察院其實職責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名字叫法不同而已,都是掌管監察、彈劾及建議等事務,屬于中央監察機構。相當于后世的檢察院的職責。
這三個部門聯合會審,又被稱作三堂會審,一般都是在審理重大案件,或者審理高級官員,才會動用三堂會審。
宋寅梓把宋寅定以及他的擁護者們交給了三法司,三法司的官員們自然也都是久混官場的老油條們,他們哪里還看不出來,現在的宋寅定已經失了勢。正所謂“勝者為王敗者寇”,不管誰對誰錯,勝利的一方即便有錯也是沒錯的,輸掉的一方,即便沒錯也是有錯的。歷史就是這樣,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全都是由勝利者安排撰寫的,那些史官如果不是腦子進了水,誰也是不敢亂寫當政者的黑暗面的。
所以,身為穿越者的小丁知道,他以前上學時,所學過的那些歷史,也包括流傳到后世里的正史史書,無不是勝利者們歌功頌德的歷史,即便有史官敢偷偷寫那么一點點的真實歷史,也早就被當政者給修改過了。因此,后世所看到的歷史史書,未必就是真正的真實歷史,而是已經被修改過無數次的勝利者的歷史。
審時度勢,是為官者們必備的一項技能,如果不會看火候,那這人的官肯定也做不長久。
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