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位于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即后世里的羅布泊所在的位置。
然而,據小丁所知,后世里的羅布泊,干涸的時間是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為何他所穿越過來的這個時代里,這里早就已經干涸了呢?
要知道,這羅布泊在干涸以前,曾經是中國境內的第二大咸水湖,歷史上,其面積最大的時候可以超過五千多平方公里。
可是,小丁如今來到的這個死亡之海,不僅在這大宋國之前,這里就早已干涸,而且,其面積也不過方圓八百多里而已。雖然對此感到有些奇怪,但小丁深知,自己所穿越的這個時代與自己所熟悉的歷史并不相同,在這個時代里發生的事情,并不能用自己曾經所學過的歷史去衡量和對比,因此,他也就不以為然了。
兩人來到死亡之海的邊緣,發現這里幾乎全是雅丹地貌,這種地貌是這一地區獨有的地貌特征。“雅丹”一詞出自維吾爾語,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的意思。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通常是由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過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地貌組合。
那么,什么又是河湖相土狀呢?其實這大致就是與“滄海桑田”差不多的意思。指很多年前的河湖,后來里面的水干涸了,海拔變高了,河湖沉積形成了土地,這種地貌特征,就被稱為河湖相沉積。
停在死亡之海的邊緣,小丁放眼望去,前面是一望無際的沙石戈壁,中間摻雜著星星點點的白色閃亮的鹽殼。到處都有被風沙水流侵蝕過的巨石和小山一樣的陡壁。從西北吹過來的大風攜帶著沙塵,吹過這些矗立千年的巨石、小山之時,會發出嗚嗚的風聲。
這是一片沒有生命跡象的死亡地帶,鳥獸無形,寸草不生。藍色的天空也被那漫天的風塵給遮掩得昏暗陰沉。觸目所及,是滿眼的荒涼。吹不盡的飛天塵埃,走不完的沙礫戈壁,到處都充斥著千百年來的沉寂與憂傷。這里曾是景色優美的仙湖,如今卻已淪為了毫無生機的禁區。終是無奈,千年風華,也敵不過滄海桑田、時間變遷。
蘇蘭蘭說,古蘭教的圣火所在地,位于這死亡之海的西面,他們二人還需要橫穿過這死亡之海,才能夠到達。
兩人也不遲疑,驅趕駱駝便朝著死亡之海的深處走去。
幸虧小丁帶有玉佩空間這個神器,能夠攜帶大量物資和食物。要不然,普通人來到這里,僅憑個人所能夠攜帶的那點物資,真的是很難能穿越這片戈壁的。
方圓數百里內沒有生命,更沒有水源。全靠自身攜帶的補給才能夠支撐著活下去。同時,還要面對這里惡劣的天氣。
冬天里相對好些,帶夠可以御寒的衣物被褥就可以熬過去,但若是夏天來這里的話,白天氣溫最高時都可以達到七十攝氏度。在古代這個物資、設備匱乏的時代里,普通人到了這里,十有九死。
小丁因為空間里準備了大量的物資和食物、淡水。因此,穿越這片荒漠之時,倒也沒覺得有多困難。
只是,這里呼嘯的西北風,卻是讓二人極為不爽。
北風凜冽,讓本就寒冷的戈壁之上更加嚴寒。一到夜晚,大風吹過那些矗立在荒漠之中的巨石和帶有峭壁的小山之時,發出恐怖的鬼哭狼嚎之聲,讓人聽了之后,毛骨悚然。
本來小丁和蘇蘭蘭每天晚上都是分住兩個帳篷的,可是這天晚上,有了這大風狂吼之聲,嚇得蘇蘭蘭再也不敢一個人單獨睡一個帳篷了,她非要鉆進小丁的帳篷里睡。
這讓小丁十分好奇,她當初從古蘭教圣火地逃出來之時,是如何穿過這片死亡之海的呢?
蘇蘭蘭則是向小丁解釋說,那時,她是跟隨著一個商隊一起穿越這片荒漠的。那個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