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扶桑國的都城京都城就在關西地方境內。因此,關西地方的境內守軍足有二十萬之多。同時,田野天皇手下還有兩萬精銳之師,乃是從北辰、武藏、柳生三大家族中,優選的武術高手。這些武術高手,或者擅長忍術,或者擅長劍術,或者擅長空手道。有的擅長刺殺,有的擅長下毒,有的擅長暗器,有的擅長火器,還有的擅長制造各種稀奇古怪的殺人器械。如果用后世里的詞匯來形容這兩萬精銳,那他們就是一支懷有各種特技人才的特種部隊。
此外,大扶桑國全國最優秀的“弓取”也全都聚集在京都地區。什么是“弓取”?“弓取”就是對射箭功夫好的人的一種稱謂。在大扶桑國的軍隊里,弓箭也是武士的象征,軍隊里的武道即指弓矢之道,那些戰功卓著的人獲得的獎賞被稱為弓矢之譽,最優秀的武士就被稱作為“弓取”。
在這時代里的大扶桑國,身為武將就要經常進行弓箭的練習,流鏑馬、笠懸、犬追物是這時代里大扶桑國武將必須經常進行的三種訓練方式,分別指騎馬射鵲、騎馬射斗笠、騎馬射狗。一直到后世里,在鐮倉八幡宮等地進行奉納神事的活動之中,仍然還保留著流鏑馬等騎射的活動。大扶桑國武將除了平時經常進行弓箭練習外,他們還會進行各種狩獵、圍獵活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武士們射箭術的水平。
因此,田野天皇在全國之內優選出了兩萬精銳的“弓取”,組成了一支精銳的長弓隊。其戰斗力十分強悍。
另外,據島津直南和松山諾夫介紹說,田野天皇的部隊中,也配備一種機械弩,名為復合弩車,這也是一種威力較大的弩箭。其原理是將一張或幾張弓安裝在車架上,以絞動其后部的輪軸來拉弓裝箭。多弓復合弩一般需要用多人絞軸,用幾張弓的合力發箭,其彈射力遠遠超過單人使用的弩箭。
不過,這種復合弩車的射程雖遠,但是精準度不佳,用于大規模的齊射戰術效果會好些。
聽島津直南和松山諾夫介紹這種復合弩車,小丁立即便想到了自己部隊所配備的連弩車。當他向二人問那復合弩車的射程是否有自己的連弩車射程遠時,島津直南卻是肯定地點了點頭,他可是吃過小丁連弩車的虧的,當然可以估計出兩種弩車的射程的。
這讓小丁吃驚不小,他本以為,自己的連弩車已經就是這時代里射程最遠的弩箭了呢,沒想到大扶桑國居然也有類似的器械,雖然原理不太一致,但是射程足夠遠的話,即便精準度差些,在實際對戰時,兩方人馬都那么密集,就算是亂射一氣,那也是可以射中敵軍的。
然而讓小丁更加吃驚的還在后面。島津直南和松山諾夫繼續介紹說,田野天皇手下的精銳部隊中,有人擅長使用火器,能夠開山炸石,聲音如雷,威力巨大。小丁一聽,立即就想起了火藥這種東西。
其實,在大宋國也有人擅長使用火藥的,比如中州城里的那個叫做神火堂的江湖門派,他們研究出來的霹靂彈,就類似于后世里的手榴彈,只是威力遠遠不如手榴彈威力那么大而已。
這時代里,之所以火藥沒有大范圍流傳開來,主要還是因為,制造火藥的一種重要原料——硝石,并沒有那么容易得到。對于硝石的來源,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來自于天然的硝石礦,另一種是來自于人工合成。很顯然,在這時代里的人,是根本不懂人工合成硝石的方法的。那就只能依靠尋找硝石礦來尋找硝石了。
可是,能夠認識硝石礦的人,也同樣不多,即便是有硝石礦,一般也都并非就是純硝石,而是礦里還會伴生著其他的礦物質,也是需要一道分離硝石的程序,才能夠得到較純的硝石。
因此,在這時代里,想要大批量搞到硝石,十分困難。于是,也就限制了火藥的發展。
小丁沒有想到,這大扶桑國,居然可以搞到硝石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