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海邊之處。與島津直南和松山諾夫等人匯合后,小丁讓人把部隊所攜帶過來的上百車的物資和金銀,全都裝進了高宏休所帶來的那五艘大船之上。準備最終運回大宋國,用來充實國庫。
島津直南、松山諾夫、高宏休三人,向小丁匯報了這幾日攻打大阪城的情況。
因為對方有復合弩車這種利器,島津直南、松山諾夫的部隊不敢靠得太近。因此,全靠高宏休那五艘大船上的一千人,在利用拋石機朝城頭上拋石頭攻擊。
這一招一開始時候十分靈驗,砸死砸傷了不少的敵人。
可是后來對方學精了,士兵們全都縮在城墻的垛口后面躲著,不肯出來。這樣一來,即便是拋石塊,大多也是無用功,根本砸不到對方的人,同時還浪費了大量的石塊。故此,這三人此時一籌莫展,根本想不出一個更好的攻城策略出來。
正好小丁的部隊到了,這三人如同遇到了救星一般,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小丁的身上。
小丁倒也當仁不讓,直接開始思考破城之策了。
不過,對他來說,他的部隊帶有連弩車和門板狀木牌,有攻有防,這樣攻城就容易了很多。
雖然自己的五萬部隊已經有所減員,但對方的五萬部隊,也同樣被這幾天的投石車給砸得死傷了不少。
兵力方面,自己這邊還有島津直南和松山諾夫手下的三萬多人呢,總數還是比對方多的。
器械方面,自己這邊的連弩車也不比對方的復合弩車差,因此,小丁覺得自己這邊打勝這一仗還是很有勝算的。
所以,當島津直南三人向他問計之時,他只說,明天直接進攻就好。
其實并非是小丁想不出什么好的計策來,而是對于大扶桑國人來說,很多兵書上的計謀未必就能夠適用,首先第一個障礙就是語言不通。這樣一來,很多計策,比如什么苦肉計、詐降計、誘敵計、美人計、連環計等等等,全都沒有了用武之地。相互之間無法正常溝通,你說什么他都聽不懂,這還怎么使用計策?
況且,大部分的計策都是有表演的成分在內,通常都是通過語言、語調、神情等誘騙對方,使對方相信自己的忽悠,這樣對方才能夠上當受騙。可若是對方無法直接聽懂,或者需要翻譯中間轉換一下才能聽懂,那計策的成功率,也就大打折扣了。
聽小丁說直接進攻就好,島津直南和松山諾夫面面相覷,猜不透小丁葫蘆里面賣的什么藥。而高宏休卻是毫不在意,他對小丁十分信任,他覺得小丁既然這么說了,那他心中自然是會有一番計較的,自己只需跟著去做就行了,無需多問。
第二天一早,小丁帶兵攻城。
大阪城里的守軍,早已得到了敵方有援軍到來的消息。但,他們畏懼海面上的投石機,士兵們依然還是躲在城墻上的垛口后面,不敢露面。
小丁遠遠望去,見大阪城上的士兵全都老老實實躲在垛口后面不敢露頭,心說,這還打個什么勁啊!于是便命令部隊,一部分舉著門板,慢慢向前靠近;另一部分則在后面掩護,用連弩車瞄著城墻之上,看到有人露頭,就給他來一弩矛。
大阪城的守將柳生石暉已經從德川內酷那里知道了,小丁這邊的部隊,也有厲害的弩箭,同時還有可以防御弩箭的門板狀木牌。因此,他也不敢貿然帶兵出城迎戰,這其實與他們以前的作戰方式是完全相反的。
若是在以前,他們作戰之時,哪有這樣做縮頭烏龜的時候啊?基本上全都是正面對敵,然后將對手殺個大敗。
可是這次卻是不同,德川內酷的慘敗,讓柳生石暉不敢大意。他寧可自己龜縮在城里躲著,也是不敢輕易正面對敵的。
但當他站在城頭上望見小丁的部隊分為兩部分,殺向城門的時候,他心里開始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