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大道,從前門直達后門的大路上,道路兩旁的銀杏樹葉,已經從翠綠逐漸變為金黃。葉子的邊緣開始發生變化,充滿生機的綠意里夾雜著時間流逝的痕跡。
這一片片葉子,在完成著它的使命,紋路清晰的葉面,順應著四季,它就像每一個人完成著它的輪回。
過不了多久,這一條路就會變成金黃,落葉會將這一條水泥路面鋪滿,惹得無數的人,駐足觀賞。
在12樓婦產科住院部,呆了兩個星期后,總帶教老師安排a大的幾個學生去2樓婦產科門診學習一周。
每一個月,總會有幾個人被安排到哪里!
星期一的早上,天氣不錯藍天上飄著白云,一層薄薄的云,像霧氣又像煙又像一抹細沙涂在上面。
陸宛童跟夏曉還有楊漾就去門診報道,這里負責的老師姓夏,是一位快退休的護理經驗十分豐富的老師。
大家對她第一印象都十分好,因為她長的和善,說話隨時都樂呵呵的,沒有距離感。
夏老師帶她們到更衣室后,就在外面幫她們排班,看跟著誰,好安排這幾天的工作。
陸宛童跟夏曉,被安排在了門診手術室,楊漾在治療室。
夏曉跟陸宛童在走廊的盡頭,找到了手術室,其實離治療室就幾個房間,但進門那一刻,總覺得是一道分水嶺,里面跟外面是兩個人不同的世界。跟老師打了聲招呼,就進去了。
最角落的房間比較安靜,大門外面還有一層鐵網的推拉門,暗黑色的鏈條,大黑鎖,在頭頂的燈光下,總感覺有一層一層的涼意,從腳底鉆到身體里。
上面貼著磨砂面的玻璃門上面,還有紅色的幾個大字,門診手術室。
兩人進去后,老師就簡單交待了一下任務,她們負責一起接待病人,核對資料,還有就是送病人進去手術室,幫病人掛液體,最后負責清洗器械。
對于在手術室呆過的她們來說,接手得還是很快,但遇到第一個病人時,她們才真正明白是什么工作內容。
進來的第一位是個短頭發給人很利落的女孩子,戴著藍色醫療口罩,她將門診醫生開好的單子,遞了過去,核對好之后就被兩個實習生帶了進去。
等候室旁邊就是手術房間,屋子大,四面墻都是白色,窗戶邊上是淡藍色窗簾,其實外面根本進不來光,因為外面還隔有一個長走廊,也不知道這簾子用來干嘛的!
年輕人的血管就是好,夏曉熟練的幫她打好留置針,幫她將液體掛在了座椅的掛鉤上。
這會兒老師就讓她們在里面守著,所以兩人就坐在了旁邊的空椅子上氣氛有些壓抑。
年輕的女孩子看了她們一眼,摘掉口罩,小聲的問“我選擇的是無痛的,等一下會不會還有感覺呢?”
夏曉用肩膀碰了一下陸宛童,意思是她不知道,讓她回答,陸宛童也是一臉發懵,看著她“對不起,我還真不知道這件事情,不過無痛應該就是不痛了吧!”
短頭發的女孩子沉默了,她看了好幾次掛鉤上的液體,又看了幾眼手背上的留置針,滿臉寫著著急,有些心煩意亂。
這會兒老師又開始在外面喊“實習妹妹出來接兩個人!”
等待室的椅子上沒一會兒就坐滿了人,每一個人的手背上都打著一根粉紅色的留置針,以前總覺得這個針是救人的,但有的時候也不一定。
里面的人多了后,就有些吵,挨著坐的開始聊天起來,從痛不痛,聊到結束出來后,麻藥沒消失還需要躺下來休息一會兒。
夏曉跟陸宛童見暫時沒事,就出去了,因為醫生還要等一下過來。
在核對信息的屋子里,兩人在一旁的治療椅子上坐著,老師在對所有單子,進行最后一遍核對。
這會兒門口進來兩個人,一位是婦產科門診的醫生,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