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昭的時候,一力想著給君昭生孩子的宴之婳哦。
皇上大概是看著昨天君昭得罪的人多了,所以興致不錯,興致不錯的結果就是讓君昭每天都去上早朝。
但也只是讓他上早朝,并未讓他做什么事情。
于是第二天天不亮,君昭只得放開懷中軟乎乎的人兒,神清氣爽的去上早朝,他起身更衣的時候,看到宴之婳身上的痕跡,笑了笑,俯身親了親她的額頭,這才輕手輕腳的離開。
君昭去上早朝,等文武百官都說完事兒之后,當朝狀告馮御史藐視天威,污蔑皇上,欺上瞞下之罪。
君昭把馮御史在家里跟馮夫人說的那些皇上不喜歡君昭和皇后,君昭活不長久的話跟皇上說了一遍,再有馮御史貪污受賄之事。
馮御史是個言官,初聞君昭的話倒是被嚇住了,但旋即就鎮定了。
等君昭說完,他當即跪下,涕淚滿面的沖著皇上伏地而哭“皇上,微臣冤枉啊!昨日太子妃娘娘將臣妻扔出了太子府,臣妻因為悲傷過度到現在都還昏迷著,太子妃娘娘如此,微臣思及太子妃娘娘年幼,尚未狀告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卻不想太殿下卻來污蔑微臣。”
“皇上對太子殿下一片慈父之心,滿朝文武皆知,對皇后娘娘的愛重,更是舉國皆知,微臣如何會說出那樣的話。至于太子殿下說的貪污受賄,更是沒有這樣的事情,同僚們都知道,微臣家中最是清貧不過了。”
君昭也懶得跟馮御史多費唇舌,直接道“來人,上證人證詞。”馮御史剛來京都的時候,的確清貧,但人這不是窮怕了么,所以就開始收賄賂了。
馮御史見君昭這般,倒是被嚇著了。
他腦子飛快的轉動著,看自己在什么地方可留下了把柄。
但他素來謹慎,也真是因為這份謹慎,所以才得了鎮南王府的看中。
當他看到被太監押進來的人的時候,整個人都癱軟在地。
太監們帶進來的正是驚慌不已的馮夫人。
馮御史的什么事情,馮夫人都是知道的,所以馮御史看到馮夫人的那一瞬間,人就癱了。
皇上見馮御史這般,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登時大怒,當即革了馮大人的職,全家流放。
即便如此,他心中仍舊不得勁。馮御史都能看出來他不喜歡君昭和皇后,他是不是有些時候表現過于明顯了,皇上自己心中可以明白,但他卻不希望旁人知道這個事實。
且他只是不喜歡君昭而已,對皇后的感情,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的。
但他自己卻覺得自己是還喜歡著皇后,是對得起皇后的。
他要做明君,要做慈父,還要做對得起皇后的皇帝,所以一定不能讓朝臣們有這樣的錯覺。
皇上嚴懲了馮御史之后,讓君昭去吏部行走。
吏部掌管著百官的任免、升遷等事宜,皇上把君昭放到吏部,以此來昭示自己對君昭的看重。
他想,必然是因為皇后去了護國寺,君昭又住到了宮外,所以馮御史才會有這樣的錯覺。
但君昭出了宮就不能再回去了,皇后也是不能讓她從護國寺回去的,萬一后宮的孩子們有個三長兩短就不妥了。
皇后不能回宮,但他可以去護國寺。
所以下了早朝之后,皇上就擺駕去了護國寺。
君昭立即給皇后送了信。
早朝結束之后,文武百官認識到一件事他們得罪了太子,說了太子什么,只會被扔出太子府,不會被太子扒皮,但若是說了太子妃什么,就會被太子扒皮,直接當朝狀告。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百官認識到,太子并非毫無手腕。
昨天馮夫人說了宴之婳,太子能夠在不驚動馮御史的前提下,讓馮夫人寫了供詞,這樣的手段,也讓他們懼怕。
看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