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隊長,我想與本案的法醫聊聊,麻煩葛隊長幫我約一下他。”姚振華認為法醫那邊有一些細節沒有了解到,從與法醫接觸的人口中得知,法醫發現了一些小細節,只是認為不重要,所以就沒有寫進尸檢報告里。
“好,一會兒散了會,我就請他過來找你。”
葛立也是個爽快人,不過他那么積極配和姚振華工作,是有原因的。他不僅希望早日配破案,去交差,而且還想看看這個新晉十佳警察有什么能耐,竟然敢說大話三天破案。
“葛隊長,我建議對施旺教授采取監視居住措施。”
“理由呢?”葛立嚴肅地看著姚振華,道。
“程序上用第四條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客觀上,本案嫌疑人施旺,先不說是否殺了人,但從主觀惡性和預見社會危害性上分析,我認為嫌疑人施旺教授的主觀惡性較小,社會危害性也低,本案現在案情樸樹迷離,各種可能性都有很大的可能性,所以具有特殊性,建議先監視居住,若隨著偵查工作的深入,越來越指向嫌疑人故意殺人,再刑事拘留。”
“當然,我這么建議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嫌疑人施旺,因為他年齡很大了,這件事若有隱情,那么把他羈押在看守所內,可能對他的身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創傷。”
葛立本來想反對監視居住,因為他認為那樣太麻煩,平白增加了那么多的工作量,而且風險還有所增加,但是看到與會人員大多點頭贊同,他也沒有帶頭反對。
“姚隊長,雖然我們多數人都贊成你的建議,但我還是保留我的意見,我認為這樣風險增加了不少。”
“我尊重你的意見,葛隊長。那么我們舉手表決吧,同意暫對嫌疑人施旺采取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同志請舉手。”
姚振華點了點,包括自己,舉手的同志一共有十一人,參會人數也才十四人,所以贊成的人超過了三分之二。
“參會人員一共十四人,贊同監視居住的同志有十一人,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二,所以暫時對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措施。”
姚振華宣讀贊同監視居住的民意之后,又道“散會后,大雄,你與分局的同志一起先聯系嫌疑人監視居住的居所。”
“好。”大雄回答道。
這時分局刑警隊的褚飛說道“姚隊長,我們之前調查到,施旺教授還有在東山區還有一套住房,也就是他們之前居住的房子,現在空置,可以監視居住在那里。”
“好,這個事情由褚飛和韋世雄具體負責辦好。”姚振華分別看了一眼大雄和褚飛,道。
二人均頷首接受了任務。
姚振華認為,既然是聯合辦案,那么就要制定一定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及任務。
道“葛隊長,接下來我們調查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死者的死亡原因;二是嫌疑人施旺是否有殺人行為,進行調查。”“我們分頭行動,葛隊長先帶隊組織施博、施慧抽血、認尸。再分出來一到兩人,與劉東一起到施旺教授所在單位進行調查,調查施旺夫婦的婚姻感情,與子女關系,工作情況。我在會議室與法醫了解些情況,等葛隊長回來了,我們一起對施博、施慧進行詢問。”
“好。”
其余人有跟著葛立應和“好”的,有點人則是點了點頭。
“葛隊長,還有什么事情要說嗎?”
“沒有了,散會吧。”
“好,散會。”
眾人離開了會議室,獨留姚振華坐在凳子上,靜靜等待。
通過這個會議,姚振華發現東山分局專案組的工作過于粗糙,找他們的工作態勢發展下去,一周弄不清楚案情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他必須擺脫分局專案組的辦案節奏,當仁不讓,主動出擊,當然這樣可能得罪人,尤其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