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看到與平日完全不同的若幽和太后,也是很高興,再看到明顯被驚喜了的康熙就更高興了,恭妃(博爾濟吉特氏)以及其他還是庶妃的蒙古嬪妃們已經(jīng)指望不上了,以前有個不遠(yuǎn)不近的鈕鈷祿氏康熙有愧給些情面,鈕鈷祿氏逝世,孝莊還擔(dān)心過,這些日子下來,明顯康熙還是待若幽不同的(可能康熙自己個兒都沒發(fā)現(xiàn)),若幽又是個聰慧的,比起鈕鈷祿氏,孝莊更看好若幽,雖然若幽面對康熙也挺高冷,離康熙也“挺遠(yuǎn)”。
如今又見了這樣的康熙,孝莊安心了,這么多年,就沒見誰能夠僅憑借外貌能夠讓康熙愣神的,早年的惠嬪、榮嬪、敬嬪還有已逝的瑩嬪,后來的赫舍里皇后、鈕鈷祿皇貴妃、佟佳貴妃,現(xiàn)在的宜嬪郭絡(luò)羅氏、良常在衛(wèi)氏,哪一個不是容貌姣好的,尤其是那良常在衛(wèi)氏,那叫一個美,可以說美得無人能出其右,然而卻沒有一個能夠讓康熙愣神、另眼相待的,若幽這是入了康熙的眼了。
別人或許沒有注意,康熙看若幽的眼神,孝莊可沒有錯過,那種眼神,就好像是當(dāng)年草原上多爾袞第一次見到自己時的眼神一樣,一樣的驚艷與心動,或許現(xiàn)在的康熙還不會明白現(xiàn)在的這一眼、這一瞬代表著什么,但作為過來人的孝莊太熟悉太明白了,康熙這是心動了。
都說愛新覺羅家出情種,孝莊卻覺得,沒錯愛新覺羅家是出情種,但專情卻也多情,皇太極愛海蘭珠吧,為了海蘭珠差點就廢了姑姑哲哲立海蘭珠做皇后,可不還是有了一個又一個女人和孩子;福臨喜歡董鄂氏吧,皇后在位卻硬是立董鄂氏做了皇貴妃,甚至為了董鄂氏廢了親表妹孟古青,但在董鄂氏有孕生子后,不也生了一個又一個兒子。
至于比起祖父、父親都要優(yōu)秀的康熙,好似更多情,不論是對赫舍里氏、對鈕鈷祿氏、對佟佳氏還是對納剌氏、李氏都很好,他可能遇到對的人會專情些但卻也絕對更無情,他或許會愛上讓他心動若幽,但面對家國天下時,再心動的女人也動搖不了他的決心,孝莊有這個自信。
(康熙:皇祖母,您老是咋看出來朕如此的有“決心”的,其實先祖能做的,朕可以,先祖做不到的朕也可以,真滴。)
再說若幽,孝莊在若幽身上所看到的是一種不輸男兒的氣概與自尊,若幽看似比起鈕鈷祿氏更溫順一些、更好相處一些,但其實若幽卻更加驕傲也更加清醒,她的疏離與清冷是骨子里的,她不在乎名利地位,卻在乎自己的真心對自己好的人,貌似對誰都客氣有禮其實卻只有她自己知道有多疏遠(yuǎn),她只在乎真心對她好的人,不應(yīng)該說是真心疼愛她、把她當(dāng)親人的人。
想到這,孝莊不禁嘆氣又有些生氣,這好好的姐妹倆,哦,還不止這姐倆,還有法喀那兄弟三個,一個個的都倔得不得了,遏必隆這是造的什么孽,舒舒覺羅氏小時候挺好一孩子,軟軟糯糯、活潑又可愛,瞧瞧之前進宮請安也是高冷大氣的不得了,哎,真是,想想都糟心,該死的遏必隆。
咳咳,想遠(yuǎn)了。就孝莊的觀察,若幽要的是納蘭容若那種“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婚姻,自家孫兒(康熙)可不符合條件呀。所以,若幽只會守好自己的心,把康熙當(dāng)作帝王,若幽會是賢良淑德的好皇后,卻決不會成為一個每天只想甜蜜愛情的小妻子、小女人。
所以,對于康熙,若幽是若即若離的,有恩寵挺好,沒有也可以自己好好過日子,皇帝來以禮相待,皇帝不來也不會獻媚邀寵。
越想,孝莊越有些心塞,倒是不用想著出現(xiàn)海蘭珠、董鄂氏一流把個后宮弄得烏煙瘴氣、亂七八糟的,但是為什么我成吉思汗黃金血脈的女人這么可憐呢,那種一心一意的愛情為什么我們博爾濟吉特氏的女人就不能擁有呢?(孝莊已經(jīng)把若幽劃為了自己人)
有權(quán)勢、有子嗣、地位穩(wěn)固又如何,沒有一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