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是舉世無雙的珍珠披肩可算是換回了孝莊的笑臉,孝莊夸贊恭親王夫妻兩個有心了,賞賜了恭親王府不少的東西。
壽宴尾聲,康熙喜氣洋洋地宣布了孝莊為了讓大家一同分享喜慶,決定大封六宮的消息,在爭得了孝莊的同意之后,拿出了冊封的圣旨。
宣貴人博爾濟吉特氏晉宣嬪,良貴人衛(wèi)氏晉良嬪,瑾貴人佟佳氏晉瑾嬪,妍常在晉妍貴人,王常在、武常在晉貴人,圖答應(yīng)、齊佳答應(yīng)、杜答應(yīng)、靳答應(yīng)晉常在;定嬪遷居關(guān)雎宮正殿,為關(guān)雎宮主位。
宣讀了晉封的圣旨,所有涉及晉封的妃嬪行禮謝恩過后,孝莊便在若幽的攙扶之下離席回宮。
宮中的大BOSS們都走了,下面的人,自也是按照身份高低,三三兩兩的退了場。
“熬了這么多年,你也可算是熬出了頭。”惠妃微微側(cè)了頭,看向落后她半個肩輿的良嬪道。
良嬪柔柔一笑,“多謝娘娘的提攜。”
惠妃對著良貴人這幅恭敬的樣子甚是滿意,“雖然不曾給你撥了單獨的宮室正殿,但是圣旨以下、再有十日便是冊封禮,如此便是名正言順地嬪位娘娘,以后本宮也能輕省些了。”
良嬪微微垂了眼,掩去了眼中的苦澀,恭敬道,“娘娘說的是,嬪妾.......”
見惠妃投來不贊同的目光,良嬪頓了一下,從善如流地改了口,“臣妾定當(dāng)以娘娘馬首是瞻,盡力為娘娘分憂。”
惠妃微微頷首,“明兒個將胤禔和八阿哥都叫來延禧宮,也為你擺上一桌,賀上一賀。”
良嬪眼中平靜無波,言語中卻是帶了感激,“是,臣妾多謝娘娘。”
坐在妝臺前,良嬪看著鏡中依舊容貌艷麗的女子,眼中帶了幾分哀愁,“芯蕓,你說我是不是真的錯了。”
芯蕓一件一件為良嬪卸下釵環(huán),笑著道,“娘娘怎的有了這樣的想法?”
良嬪回頭握住芯蕓的手,“你是最了解我的,當(dāng)年若非是我存了那一點點的私心,或許也不會累得胤禩這么多年都抬不起頭來。”
芯蕓回握住良嬪的手,“都過去了不是么?如今娘娘已經(jīng)封了嬪位,八阿哥也不差其他的阿哥什么的,娘娘,一切都會慢慢兒地好起來的。”
良嬪美麗的眸子中盡是哀傷,“封了嬪又如何?到底還是要瞧著惠妃的臉色過日子,胤禩也不得不在大阿哥的手底下討日子過,貴人也好、嬪位娘娘也罷,總歸是沒什么區(qū)別的。”
“那如何能一樣呢?”芯蕓柔聲勸導(dǎo)道,“如今宮里面,太子殿下乃是仁孝皇后所出最為尊貴;四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乃皇貴妃娘娘所出,比之太子略差一籌;大阿哥是惠妃娘娘所出,三阿哥是榮妃娘娘所出,五阿哥、九阿哥是宜妃娘娘所出,十五阿哥是僖妃娘娘所出,這五位阿哥算是再次一等;再下來,成嬪娘娘的七阿哥、娘娘八阿哥、蘭嬪娘娘十一阿哥、敏嬪娘娘十二阿哥,哦,還有一個不被太皇太后喜歡的瑾嬪娘娘所出的十四阿哥,這幾位阿哥都是嬪位娘娘所出,又有什么不同呢?”
良嬪微微皺了眉頭,卻是不得不承認芯蕓之言很是有理,至少在生母位份上,胤禩并未落下了其他的皇子阿哥,只是,“我只希望胤禩能夠平平安安地做一個富貴王爺便好,只是,瞧著惠妃母子的樣子,又豈是如此簡單便能了事兒的呢?”
芯蕓嘆道,“八阿哥是個有大志向的,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娘娘您如今只需要好好兒地將身子養(yǎng)好了,過些年等著抱孫子便是了。”
良嬪早年在辛者庫操勞身子本就很不好,生八阿哥之時又是難產(chǎn),足足生了三天方才生下來,身子便更加的不好,若非延禧宮主位惠妃不是個刁鉆、愛克扣自己宮里人的,后宮主事兒的溫皇貴妃又極是寬容大度,良嬪能不能撐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