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里正帶著蘇杰等人前往村子西邊,蘇杰突然問道:“剛剛那個僧侶是何人?若是不方便趙老可以不用說,在下只是好奇。”
趙里正回答道:“也沒什么不能說的,道愆大師一個月前來到我們村子,在村子待了十多天,給村里鄉親免費治病,還說要帶著村民致富,又是打井,又是挖水渠,還教我們堆肥之法,而且什么臟活累活都是自己最先干。”
蘇杰奇道:“這樣的僧人倒是少見,平日里僧侶不是都只會念經的嗎?”
趙里正說道:“道愆大師倒是從來沒有和我們講過什么佛經道理,只是教我們如何將糧食種得更多,生活更方便,還教村里人辨別草藥,以老朽看來,道愆大師才是真的大師,比只會念經的和尚強萬倍。”
蘇杰說道:“這和尚但不像個僧人,倒有幾分古代諸子百家學派的風范。”
古代諸子百家雖然學派不同,理念不同,但都是實用主義者,所思所想都是如何建設自己想要的大同社會,故而百家學派之人常常深入民間幫助百姓。
諸子百家消亡后,這種精神已經少見,如今的三教多是愛空談輕實干之人,學三教之學也多是為了利益,再無遠古諸子建設理想大同的浪漫。
趙里正笑道:“老朽不懂那么許多事情,道愆大師來之后,我們村子日子倒是好過許多,有了盼頭。”
蘇杰說道:“如此甚好。”
蘇杰和李寧兒入住了幾間小院落,附近的房屋都是空屋,主人應該是往年逃荒再沒有回來了,房內物品都積累一層厚灰。
眾人收拾好房間,李寧兒入住中心的院落,其他人如同眾星拱月分布在四周的院落。
蘇杰布置好崗哨后,對李寧兒說道:“姐姐安心在此休息,我對這里的道愆和尚有些興趣,我去探探他底細。”
李寧兒點頭,說道:“早去早回。”
蘇杰放出感知,找到道愆和尚的居所,蘇杰來到道愆和尚的院落中,還沒來得及敲門,道愆和尚就打開門笑道:“施主里面請。”
蘇杰有些驚疑不定,這道愆和尚蘇杰看不出什么深淺,無論怎么看蘇杰都覺得道愆和尚就是一個普通人,不懂什么厲害武功,最多就是練過些拳腳功夫,對付幾個毛賊。
道愆似是看穿蘇杰的心思,說道:“施主不必驚疑,貧僧的確不通精深武學,只是個練過些許拳腳功夫的普通僧人。”
蘇杰說道:“我看大師可一點都不普通呢。”
道愆說道:“貧僧不過是比尋常人多念了兩本佛經,看上去有兩分禪意罷了。”
蘇杰懶得試探太多,開門見山道:“不知大師在此地意欲何為?”
道愆說道:“貧僧只是為了幫村民做些事情。”
蘇杰問道:“可是這些事情對大師有何益處?”
道愆雙手合十,輕頌佛號道:“阿彌陀佛,普渡眾生就是對貧僧最大的益處,貧僧曾在佛前立下宏愿,不度盡蒼生誓不成佛。”
這種說辭聽上去像是些神棍隨口胡扯的瞎話,但是從道愆嘴里說出來,卻讓蘇杰感到了道愆和尚的真誠。
蘇杰試著感知道愆的神魂波動,只感受到一陣光明正大,坦坦蕩蕩。
蘇杰確信這番話是出自道愆本心,一個人說謊可以控制自己身體不露出破綻,但是絕無可能讓神魂也不露破綻,神魂乃是一個人心靈的具現,人說謊是不可能騙過自己的內心的。
難得遇到一個有趣的人,蘇杰有些見獵心喜,說道:“和尚你覺得什么是普渡眾生?”
“讓眾生脫離苦海就是普渡眾生。”
“何為苦海?”
“人之欲即為苦海,苦海之苦不過是求之不得四字罷了,七情六欲便是這苦海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