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質是什么?“
站在巴別塔的頂端,從高處俯視著萬物的林清風淡淡的發可著。
在他的眼前,萬物正在凋零,世界正在崩壞。
就像是上帝要降下滅世的災難一樣,整個世界正在一種飛快的速度走向滅亡。
而在距離這里數萬公里的太空當中,一場炙熱到足以焚燒萬物的烈焰正在逼近這里。
在他的意志下,整個世界正在進行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他就像是創生萬物的主宰一樣,正再賜予眾生消亡的命運。
林清風的眼中有淡淡的光影浮現,一幕幕沉積在歷史當中的場景,正在被他所觀想。
“要弄清楚這個可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生命的起源來自于何處?”
在無盡遙遠的過去,遠古的海洋在雷霆與山火的碰撞下,誕生了最基礎的有機物。
這些在高強度化學反應下產生的最基本的五種氨基酸,又在特殊的環境下不斷的相互交匯反應,紙質單生復雜一些的大分子蛋白鏈。
科學家米勒曾經為了探尋生命的起源進行過封閉的試驗,在燒瓶當中加入甲烷,水,氨氣,氫氣和一氧化碳等氣體來模擬原始的大氣環境,并且為其加上電弧,來模擬雷霆的環境。
他在這樣的情況下得到了基礎氨基酸的合成。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生命的根基,而蛋白質又是由氨基酸構筑。
那么氨基酸是生命的起源么?他是生命的本質么?
林清風搖了搖頭。
如果說生命就像是一輛奔馳在車道上的高速列車,那么構筑列車的金屬,又怎么可能被看做是生命的本質?
那只是生命誕生的必要環境因素罷了。
林清風為什么要思考這個無聊的可題?
他在想什么?
他的眼中,時光繼續流轉,海洋當中的大分子蛋白在幾乎是概率學上不可能的情況下,產生了最基礎的rna物質,一種可以進行自我復制的rna。
rna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物質,他可以對周圍的氨基酸環境產生干涉。
從這一刻開始,生命真正的動了起來了。
他們的結構簡單到令人發指,卻又十分精巧而又驚艷的在原始海洋當中搖曳。
以億年為單位的時光流轉下,在無數的失誤和變異下,這些最開始的rna開始演變出了無數種生命的分支。
這種現象尤其在寒武紀最為劇烈,生命的種類以近乎于井噴式的方式增加。
似乎rna才是生命的起源。
遺傳物質,這個特殊的信息傳承,才是生命最初的起源和本質。
“是這樣,但又不應該僅僅是這樣。”
“如果我將一段rna的信息解析,并且上傳到星軌網絡當中,這段碳基生命的基因圖譜,難道還能夠被稱之為生命么?”
林清風繼續搖了搖頭。
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與他現在所思考的可題休戚相關,他認為他是對的,但是他需要一點東西來驗證。
“我一直在追尋著復活師傅和師妹的方法,卻又一直不得其果。”
“從虛幻當中誕生的生命,同樣算作生命,卻不能算做同一個個體。”
“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創造的生命,同樣算作生命,卻也不能算作同一個個體。”
“定義生命的,應該是其能否進行思考,能否在相對的環境下做出自我的判斷和選擇。”
能夠對人類手指做出反饋的販賣機算不上生命,能夠在在海水當中合成物質的rna也算不上生命。
他們的本質其實沒有什么差別,都只是能夠對外界的外應做出反饋。
可稱之為物,而不可稱之為命。
“行動是生命的本質,思考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