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周六,不少周刊人物的粉絲已經早早守在了電腦前,等待著
節目上線。
周刊人物原本只是一個南都集團進入互聯網時代的一個試水產物,沒想到越做越好,在高歌的一些專題后點擊率猛增,遠遠超過了管理層的預期。
“南都娛樂,娛樂最新鮮。”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南都娛樂周刊人物的主持人吳淼淼。”
在一票鐵粉的支持下周刊人物已經變成了一檔正式的節目,在粵省電視臺和網絡上同步播出。
吳淼淼身著一身大方得體的套裝,對著屏幕前的觀眾說出了那句熟悉的開場詞。
熟悉的觀眾通常都會看完這個片頭,吳淼淼知性的氣質吸引力對這群觀眾來說還是很大。
但是節目周中預告放出來以后,很多人都期待著今天的周刊人物,即便是鐵粉也有不少人迫不及待的跳過了吳淼淼的開場詞。
“本周的周刊人物是大家都熟悉的老朋友,今天他講會深入從電影導演已經小說作者的兩個角度,深度聊聊他的經歷。”
廢話不多說,高歌打完招呼后,直接進入了吳淼淼的采訪環節。
……
“能和我們聊聊你的新書《巴比倫塔》么?”
這次的采訪是徐青青安排的,事前雙方已經溝通好主要圍繞高歌的新書和新電影展開,作為回報高歌也會爆料一些特別的經歷給周刊人物,作為回報。
“這是一本科幻短片小說集,記載了我在大學時期在雜志上發表的幾個小短篇。”
“如果對科幻感興趣,可以讀一讀,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高歌按照打好的腹稿,四平八穩的回答吳淼淼的問題。
只是吳淼淼怎么會如此輕易放過高歌,早就料定他的回答會比較比較平淡,
“國內科幻界的作家不少人都給予了這本書高度的評價。”
“這里我念一條作家大劉的評論,他說高歌的《巴比倫塔》既有溫柔的視角和筆觸,有人哲人的思想和水準。”
畫面切到大劉的一條微博,印證吳淼淼所說的話。
觀眾們還在疑惑一向言辭犀利的吳淼淼今天怎么換了個樣,給人捧臭腳了。
疑惑沒來得及發酵,吳淼淼的話鋒一轉,講到《巴比倫塔》的惡評。
“不過,也有很多人持不同的意見他們說你這本書是屬于偽科幻,同時還有不少人抨擊你在人物刻畫上的不足。”
“我很好奇你怎么回應這些好的壞的評價,這次應該不會律師信警告了吧?”
高歌自從一次性給十幾個自媒體發律師信以后,網上就流傳了律師信警告的梗,吳淼淼這樣的語境提到算是一種調侃。
高歌大方的笑了笑,隨后就對兩種評論做出回應。
“首先,無論好評惡評我都感謝大家能關注我的新書。好評的話,我會更加感激,因為他能夠接收到我要傳遞出來的訊息。”
高歌兩邊都不得罪先感謝了一番,但是對于惡評如果有理有據還好,跟風黑的話,他也會做出反擊。
“至于惡評,說實話,這些內容在燈塔國我已經見識過了,很多觀點都是似曾相識的。”
之前燈塔國書評人關于《巴比倫塔》的大混戰高歌也有所耳聞,其他的批評還好說,但是偽科幻這個概念高歌接受不了。
他說這番話,就是委婉的在諷刺有些評論家在惡意跟風,人云亦云。
“大家的批評是我前進的動力,但是如果把注意力放到這本書到底算不算科幻,那恐怕就模糊了焦點,這是我不想見到的。”
“書中的短篇都是投稿到《奇幻與科幻》雜志上的,我相信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幻雜志,不會分不清小說是不是科幻。”
既然這些人喜歡拉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