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信使回到隊伍前向悉多稟報,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
悉多聽后氣得如牛喘一般,他咬牙切齒道“唐人無恥,竟然如此玷污我吐蕃公主的清白,傳令下去,給本將把承風戍圍得死死地,一個也不能放走,也不能讓他們派信使出堡去搬救兵!還有,切斷他們的水源!”
“找人打造一些簡單的攻城器械、編織用于攀爬的繩索······”
“是,將軍!”
信使猶豫了一下,問道“將軍,接下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月輪是絕對不能留了,她必須死!王室丟臉也就罷了,我噶爾家絕對不能丟這個臉,不僅她要死,承風戍所有人都得死!”
旁邊一個吐蕃官員問“將軍,萬萬不可沖動啊,強行攻城只能徒增傷亡,還請將軍三思!”
悉多搖頭“你當本將軍腦子不清醒?強攻肯定不行,但總要做點什么,看看咱的運氣怎么樣了!傳令下去,大軍退后數里宿營!”
吐蕃人退走了,但并未走遠,他們在幾里之外扎下營盤。
承風戍的唐軍兵將們并未松口氣,他們在魏繼業的指揮下開始加強守備部署,除了大量物資運上城墻,魏繼業還派人去布置防備吐蕃人夜襲的預警設施。
一些唐軍兵士被人用吊籃放下去,他們抱著成捆的干柴堆積在山坡上,每隔一段距離放幾捆,然后淋上火油。
這些兵士們又丈量距離,在與城墻間隔五十步、一百步、一百五十步、二百步的位置分別放置己方將士能夠輕易看清楚的標識,如此守城將士們在放箭的時候就有了參照物。
太陽已經落到了地平線上,天邊的晚霞一片火紅。
蘇揚看著山坡上魏繼業正帶著兵士們勞作,他對王孝杰說“將軍,這魏繼業在守城方面還有些本事啊,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很周到!”
王孝杰點頭道“魏繼業在隴右戍邊已十多年了,曾經十幾次帶著手下將士抵擋吐蕃人的偷襲攻城,立下過很多戰功,守城經驗很豐富!”
蘇揚疑惑了“照您這么說的話,以他的戰功不應該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翊麾校尉啊!”
王孝杰目光落在魏繼業身上,搖頭嘆息道“他也是脾氣不好,太過剛直,在軍中得罪了很多人,品級一直升不上去,但五年前也已官至振威校尉。三年前一次與吐蕃人的作戰中,他殺紅了眼,誤殺了副手,被誤殺之人背景也不簡單,事后魏繼業差點被一擼到底,后來還是裴將軍說了話,才只降了他一級!”
“不過他再怎么落魄,從七品上的翊麾校尉也比你這個從九品上的陪戎校尉整整高出兩個大級!”
蘇揚心說小爺才十六歲,而魏繼業已經三十多歲了,這能比嗎?不過他也知道,如果他不是因為祖父蘇定方、大伯蘇慶節在軍中的人脈和關系,他連這個陪戎校尉都做不成,從九品的官階雖然低,好歹也是入流的官兒。
前世蘇揚并不清楚古代朝廷為什么要在官制中分別設置職官和散官,有了這一世的記憶之后他總算明白了。
職官表示具體的職位,如縣令、刺史等,就好比后世的市長、鎮長、某某科長,但古代的郡、縣有大小之分,縣令與縣令的品級也有不同的,還有人們只知道刺史比縣令的官大,但具體大幾級并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而散官官階的出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散官是有官名而無具體的實際職務,在古代很多官員只是一個散官,沒有實際職位,也就是說享受相應品級官員的待遇,而不擁有實權,但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區分官員品級高低大小。
有的官員有散官官階,卻不一定有具體職官,但有具體職官的一定有散官品級,在唐宋時期,朝廷一般是先授階(散官)再授官(職官),但到了明清時期就完全相反,是先授官職再授官階。
在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