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大喊“傳令兵,傳令下去,下午原地休息,誰也不許到處亂跑!”
戰術配合演練只能進行到這里了,時間上來不及,必須要為夜間的夜襲留足時間讓將士們養精蓄銳。
將士們吃飽喝足之后倒地就睡,蘇揚睡不著,他拿出一本冊子和筆墨趴在一塊大石上開始書寫。
黑齒常之安排完軍務走過來看見蘇揚在奮筆疾書,不禁問道“蘇郎在寫甚么?家書么?”
“非也!”蘇揚抬頭一看是黑齒常之,搖了搖頭。
黑齒常之拿起冊子看見封面上寫著《儀鳳三年唐蕃之戰記事——蘇揚》,他臉色微變,再翻開冊子細度起來,他發現冊子上寫的內容正是戰事過程,文字語言通俗易懂,行文流暢、邏輯嚴謹。
“蘇郎,你這是?”
蘇揚笑著說“來到這個世界,總想著能給后人留下點什么。從前看史書,感覺晦澀難懂,且歷代史書都是后人給前朝編史,真實性有待商榷!我寫的這個不是史書,只是記錄自己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此書若是有幸能夠流傳后世,后人對我大唐也能夠有一個直觀的了解,而不是僅憑史書中的一鱗半爪、只詞片語就說了解了大唐!”
黑齒常之覺得蘇揚這么做有點高大上,可他讀書不多,自己也說不上來什么,只說“蘇郎此舉甚好!”
這本記事是蘇揚從死人堆里爬出來開始敘述,此后每逢有空便寫一些,自從逃到了承風戍,他寫書的時間就充裕了不少。
書中,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覺為敘事方法,不僅詳細記述了此戰的唐軍主要領兵大將人員組成,出征大軍規模、編制情況、武器配備和后勤補給的情況,還記錄了唐軍是如何行軍,軍令如何傳達,還有唐軍將士們的軍旅生活點點滴滴,更有各種方言俚語,生活習俗等等。
除此之外,書中也記述了吐蕃大軍的規模、主要統帥將校組成、軍隊編制、武器配備、軍令傳達、如何行軍、宿營、吐蕃人的生活習性等等情況。
此書作完之后,若是能夠流傳后世,對于后世研究大唐歷史的學者來說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為了迷惑麻痹吐蕃人,由韋待價統帶的兵馬下午依舊對野狼崗進行攻打,下午的戰斗進行得非常慘烈,韋待價的手下唐軍兵將陣亡了兩千余人,而吐蕃人的損失也極為慘重。
黃昏時分,駐守在野狼崗的吐蕃大將跋地設派人在山崗上的最高處打旗語通知附近的吐蕃偵騎暗哨,向欽陵請求派兵增援。
在天色剛剛要完全暗下來的時候,一支五千人的吐蕃軍以極快的速度繞過承風戍抵達了野狼崗,李敬玄想要派出騎兵截擊,卻是反應遲了一步。
蘇揚收到這個消息之后心中很是焦慮,駐守野狼崗的吐蕃兵力增加,意味著他們的夜襲難度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