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南陽朝廷已經拿下了荊州、兗州、揚州三個大州,而雒陽朝廷實際掌握的也只有半個豫州與半個司隸。強弱之勢已然逆轉。
對于刺史易幟之事,濟陰太守曹操似乎一點都不在意,只是不斷向劉岱請戰(zhàn),希望能帶兵剿滅入侵兗州的賊寇。
劉岱自然不會把這個“出風頭”的機會讓給曹操,在他看來,所謂的黃巾軍不過是一群亂民,輕而易舉便能剿滅。
渤海傳來的軍情也印證了他的想法,三萬對戰(zhàn)三十萬大勝,他這個兗州刺史手上還是有四五萬軍隊的,安民剿匪,自然當仁不讓。
有人勸諫劉岱,黃巾軍依劫掠為生,只要堅壁清野,讓黃巾軍無處下手,自然能慢慢分化這些各懷鬼胎的賊寇,屆時便可一鼓而破。
劉岱卻冷笑道“吾為兗州刺史,守土安民為吾本職。今賊寇肆虐兗州,吾若不能保境安民,豈不愧對此職?”
不管劉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在他這個兗州刺史一力主戰(zhàn)的情況下,兗州各郡很快動員起來,即便是濟陰太守曹操和山陽太守袁遺,也是派出了三千部曲跟隨劉岱。
畢竟按照東漢末年的慣例,當刺史需要動用軍事力量時,各郡都需要服從。這也是為了應對洶涌的賊寇浪潮,糾合多郡之力對抗。在明面上,曹操和袁遺還是要聽從劉岱的軍事安排。
初平元年七月十五,兗州刺史劉岱將兵六萬,逆擊進入兗州的黃巾賊寇。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初平元年夏七月,青州黃巾眾四十萬入兗州,殺任城相鄭遂,轉入東平。岱欲擊之,或諫曰“今賊勢眾,百姓皆震恐,士卒無斗志,不可敵也。觀賊眾群輩相隨,軍無輜重,唯以鈔略為資,今不若畜士眾之力,先為固守。彼欲戰(zhàn)不得,攻又不能,其勢必離散,后選精銳,據其要害,擊之可破也。”岱不從,遂與戰(zhàn)于東平,果為所殺。
——《季漢書·昭烈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