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郡?縱然他天縱奇才,等到他清理掉兗州的黃巾軍,天下大勢早已定下,他難道還想違抗明公?”逄紀冷笑著,一番話讓不少人頷首贊同。
袁紹也是輕輕點頭道“孟德已經輸了,濟陰固然是天下之中,可也是四戰之地,周圍人都虎視眈眈,遠不如吾在汝南得心應手。若他在沛國開始,那才是真的棘手。”
所有人都點頭,這便是地利之差,曹操之才能未必不如袁紹,可惜袁紹在自家大本營汝南發家,周圍沒有什么大麻煩。而曹操卻是在濟陰這個天下之中,與自己老家隔了一個梁國,周圍是虎視眈眈的劉備,兗州各郡又是各行其是的半分裂狀態,各種事務確實能讓曹操疲于應付。
“既然北邊的幾位在明公心中皆不成大患,那……孫文臺又該如何?”
荀諶的話讓袁紹臉色驀然一沉,之前討伐袁術建立的合作關系已然破裂,孫堅雖然沒和袁紹翻臉,但其帶人徑直回荊州的行為,無疑是表達了對袁紹的不滿。
這名當世名將、江東猛虎,此時正盤踞在袁紹的后院,所謂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更何況睡在身邊的是一頭猛虎?
對于此時的袁紹而言,孫堅才是真正的大患。一旦孫堅反水,荊南三郡便會瞬間易主,整個荊州都將動蕩不安,那袁紹也別想著帶劉辯“還于舊都”了,先滅了自家的火再說。
見袁紹的臉色不好看,荀諶輕輕一笑,悠悠道“孫文臺確實是世之猛將,麾下精銳更是驍勇善戰,但其人并非通曉謀略之人,行事反倒是頗多莽撞之處,若明公信得過諶,便將此事交給諶來為之吧,斷不會讓孫文臺威脅到明公。”
袁紹略一遲疑,見其他謀士無人說話,便點頭道“既然友若先生有心,那便由先生去辦吧,一應所需,先生盡可取用。”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及袁術篡權,廢立秉政,紹乃潛隱其志,陰圖謀術。后術以紹謙卑奉從,乃任其為汝南太守。紹于汝南舉義旗,合義兵,并長沙太守孫堅共討術,堅乃表紹為荊州刺史。
術既伏誅,紹志又起。遣人暗擄弘農王至南陽,奉還帝位,自為荊州牧,拜太尉,盡掌軍政。
——《季漢書·世家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