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陽所面對的乃是長江三磯之一的牛渚磯,據傳此地古時曾出現金牛,故得名牛渚磯。此地地勢險要,扼大江咽喉,乃是接連南北的險要渡口。
此時的牛渚磯左近已是旌旗蔽日,兩岸戰船于江邊一字排開,隔江對峙,坐在戰船上的程普不由得又泛起了嘀咕。
孫堅軍的水軍順流而下,自然是帶來了不少戰船;而丹陽太守高干卻也早早地征用了不少漁船,加上丹陽郡的一部分戰船,竟是直接借給了程普,仿佛真的是在全力支持孫堅。
只是大戰將起,程普實在無法將更多的心思投入到高干那邊去。而渡江之戰,船只自然是多多益善,程普也就不客氣的笑納了高干的“美意”。
在沒有火炮的時代,大江上的水戰,無非就是依靠船上的弓箭手拋射,以及接舷之后的白刃戰來決勝。
江水湍急,船只顛簸頗為嚴重,這般情況下的大規模拋射事實上很大程度都是隨緣的,需要漫天箭雨帶來的壓迫力恐怕是更主要的因素。
而接舷之后的白刃戰則更為考驗將士的水戰能力,若是北方士卒站在這種顛簸的船只上,恐怕還沒有接舷,便已經頭暈目眩,屆時連刀都難以拿穩,白刃戰自是休提。
但對于南方水鄉長大的士卒而言,他們在船只上如履平地,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而船只的多少,卻又決定著能有多少人同時在江上搏殺。
一開始的接戰,程普自然是以試探為主。一聲令下,幾艘戰船慢慢向著江心駛去,對面也不甘示弱的派出了等量的戰船接戰,在經過一番殘酷的廝殺后,孫堅軍獲得了勝利,以較大的優勢戰勝了歷陽守軍的戰船。
程普微微瞇眼,笑道“看來無需君侯動手了,我等盡快擊潰正面之敵,勿要給君侯尋事的機會。”
副將祖茂點頭道“明日便由我領軍吧,必要將敵軍一鼓擊破。”
程普頷首道“也好,只是小心為上,今日之戰只是權作參考,誰也不能肯定歷陽人有沒有別的手段啊。”